媒体聚焦
孝感市民到汉看病可刷医保卡:《武汉晚报》
本报讯(记者 余乐 通讯员 陈露 吕惠)大众期盼多年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终有突破,孝感市医保局昨日首吃螃蟹,宣布该市市民到汉看病可刷医保卡,即时结算,不用再奔波两地报销。
昨日上午8时30分,孝感市医保局局长分别与武汉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负责人签订定点协议书。自此,社会各界关注已久的医保异地结算启动破冰之旅。
据协议规定,孝感市民在这3家医院住院治疗,本人按50%的比例先行垫付医疗费,出院时办理医保结算时,个人先行垫付的费用,与按医保政策结算实际应由个人承担的对比,其中差额多退少补。
据了解,孝感市2001年完成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启动工作,现有参保人员119万,就医习惯小病本地解决,大病上武汉。该市医保局局长孙家明坦言,这次的第一是市民“逼”出来的。
以往孝感市民到武汉看病,需全额垫付医疗费,五万十万地往外拿,市民吃不消;出院回孝感报销至少得两周,有时材料不全还要往返两地签字、盖章,费神费时,市民多有怨言。不仅是孝感,省内各地市州都存在类似问题。
此次开通即时结算解决了部分问题,却仍有少许遗憾。比如孝感市民看病还是得先垫钱,无法像武汉市民那样,出院结账时只支付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应报销的部分直接刷卡结算;定点医院只有3家,选择面较窄;即时结算的对象只限于住院病人,不包括门诊;单向开通,武汉市民无法在孝感享受上述医保福利。
不过,与会各界人士一致认为此次开通意义重大,将为省内全面启动异地结算提供借鉴、经验。据介绍,这次开通的前期准备时间长达3个多月,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在药品、诊疗、收费标准三大目录下,比对数万种项目,并建立数据库,一旦全省铺开,上述数据可直接套用,节省人力物力。
另据透露,省内全面开通已提上议事日程,省卫生厅将召开有关会议,届时将出台指导意见,构建一个医保政策总体框架,大致拉平各地报销比例,为日后工作奠定政策基础。
异地即时结算为何“难产”
与孝感市一样,武汉市2001年启动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工作,如今的参保人数由极初10多万职工,扩展到如今汇聚居民、大学生等在内的800余万参保者。
武汉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然而医保启动不久,就不断有市民吁请开通异地即时结算。武汉市医保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异地就医的情况看,有四类人群呼声极高:异地退休安置和长期异地生活人员;转外就医人员;工作单位常驻外地的人员;学习、出差、探亲等过程中的异地转诊住院人员。
孝感市到武汉市就医是跨市,武汉到省外是跨省,虽然地区行政级别不同,但医保结算的政策一样。眼下我省异地就医结算的基本办法是发生医疗费用个人先行垫付,出院后再到户口所在地医保中心报销。据了解,目前国内开通省内、省级异地即时结算的地区极少。
武汉市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同的统筹区要实行及时结算,必须先统一医保政策,但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作为缴费基数的工资水平相差悬殊,缴费比例和支付水平也各不相同,很难一致。
其次是技术壁垒,对此孙家明深有体会。他说,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一套医保软件系统,而医保数据庞大,点对点的网络连接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若要医院放弃目前使用的软件,统一使用一套信息平台,这非得有关部门花大力气推行不可。
据了解,医保及时结算必须从低到高,一级一级地来,首先得省内开通异地及时结算,然后才能考虑跨省市就医直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