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医院动态

媒体聚焦

亚心医院:冠脉搭桥走进微创时代:《长江日报》

字号: + - 14

传统切口和微创切口小切口内搭4座“心桥”

    许多冠心病患者心中都有担忧:不怕心脏搭桥,只怕开胸锯骨。传统的心脏搭桥手术必须开胸,许多患者因难以承受巨大创伤不得不选择放弃。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冠脉搭桥已进入微创时代。 

    亚心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主任陶凉教授曾说,“和传统搭桥手术相比,微创搭桥手术在取得同样效果的前提下,缩小甚至避免经胸切口,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还更美观,将是冠心病治疗的发展趋势。”

    但由于技术及医疗器械的限制,目前国内开展的微创搭桥手术主要是单支血管搭桥,心脏多支血管均存在病变的患者只能选择传统开胸手术。近日,这个难题在亚心医院成功解决。

    小切口内搭4座“心桥”

    给心脏搭4座“心桥”,刀口可以多小?亚心专家给出漂亮答卷:5厘米。

    2015年9月,亚心医院成功为一名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小切口心脏搭桥手术,一次性搭建4根“血管桥”,打破冠心病多支病变无法用微创手术治疗的局面。

    71岁的张先生来自安徽省阜阳市,有40年吸烟史和饮酒史,每天不仅要抽半包烟,还要喝下1斤白酒。2015年初,他在田边散步时突然眼前发黑,险些倒地。9月中旬,亚心医院确诊他4根心脏血管均存在严重堵塞,属于冠心病中的左主干加三支病变。

    原以为要做开胸的大手术,张先生一度想放弃治疗。谁知主刀医生,亚心医院心外科副主任陈绪发教授告诉他,不需要切开胸骨,只需在胸部侧面开个5厘米的小口就能完成4根血管的搭桥手术,张先生大感幸运。

    21日上午,亚心医院外科手术室内,陈绪发教授首先利用超声刀从张先生的胸部取下乳内动脉。同时,利用内窥镜从他腿部取下大隐静脉,不到1个小时,4条血管桥全部准备好。

    之后,陈绪发教授在他左侧胸口切开一个5厘米长的小口,利用特殊器械将切口撑开。3个小时后,陈绪发教授成功将桥血管“搭建”在血管的堵塞处,血液又重新恢复流动。2天后,张先生即转入普通病房,5天后康复出院。

    术后,陈绪发教授说:“由于切口小,手术视野窄,要在跳动的心脏上搭4根血管桥,这不仅对医生的技术也对手术团队的协作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心脏不停跳减少患者创伤

    冠脉搭桥手术分为停跳和不停跳两种方式,传统的搭桥手术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冠脉搭桥术,手术时人工心肺仪器暂时替代病人心肺功能,心脏便能呈现出清晰的手术视野,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而不停跳搭桥术是指在心脏正常跳动下完成搭桥,此类手术要求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熟练的基本功和高超的吻合技术,但不用体外循环,对患者来说,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但此类手术对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绪发教授介绍,“不停跳搭桥手术,要求心外科医生具备特殊的预适应能力,即预计心脏跳动的幅度和频率,并迅速准确地做出动作。在亚心,每一位做微创搭桥手术的医生都已是积累了百余例,甚至千余例常规搭桥手术经验的术者,并通过特殊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后,才能获得手术的资质。”

    微创取血管为心“搭桥”

    通常进行心脏搭桥手术,需要从腿上下刀取“桥血管”,如采取常规切开术,手术切口的长度约15-18公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由此留下的长疤,也成为不少患者的阴影。

    2010年,亚心医院心外科率先开展内窥镜取桡动脉、内窥镜取大隐静脉做血管桥等微创技术,进一步减轻患者痛苦。

    目前,在亚心医院,80%的搭桥手术患者都采用微创内窥镜方式取“桥血管”,不仅大大减少腿部伤口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使患者术后手部、腿部功能得以迅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