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更多内容

植人性循环记录器在晕厥诊断中的价值(三)

浏览次数:
字号:+-14

4.非心律失常性晕厥的发生机制:Michele Brignole等人对ISSUE试验中的14例非心律失常性晕厥患者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的ILP结果分为三种模式:8例为稳定的窦性心律(监测期间心律变异<10次/分,晕厥前至清醒平均心率78 4-25次/分);4例窦性心律逐渐增快(心率从开始的914-19次/分升至1384-13次/分);2例患者心率开始逐
渐增快,接着逐渐减慢,其中1例出现2:l窦房传导阻滞。
Brignole分别分析了三种模式的发生机制,结果显示后两组晕厥时心率增快是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神经反射表现,是血压相关性的由神经反射或自主神经衰竭,又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过度心率增快”,与倾斜试验阳性患者的表现相同。而对于心率无明显变化的晕厥机制尚不明确。一些观点认为由于存在自主神经衰竭,不能引起代偿性的心率增快,另一些认为由心理因素(着急、过度换气)或癫痫等引起。
四、晕厥前症状和晕厥的心电特点
Peter等人对35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安装了ILP。其中2l例患者出现了晕厥,4例为慢性心律失常(心率<40次/分)或心脏停搏(心脏停搏>3秒),5例为快速心律失常,12例心电图正常。19次晕厥前事件,7次为窄QRS波的快速心律失常,12次为正常窦性心律,偶伴室性早搏。因此考虑慢性心律失常、心脏停搏是晕厥的主要原因,对于晕厥前症状来说,正常的窦性心率和阵发性快速心律失常极常见。
A/idiew等人也评估了晕厥前症状对晕厥诊断的意义,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不能把晕厥前症状简单归结为流产的晕厥或不严重的晕厥。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循环记录器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将临床症状与心律失常密切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不明原因晕厥、心悸、猝死的诊断率,同时可观察疗效,为患者及时接受正确的诊疗提供了条件;对心肌缺血患者sr段的监测进一步拓宽了ILP的适应证;自动激活记录功能作为主动激活记录的补充,尤其适用于发作时症状不明显,意识丧失以及行动不能自理的患者。
然而,ILP主要用于明确患者发作晕厥时的心电图异常,无法明确该心电图由内源性心脏产生或由神经反射引起;且对于晕厥原因不是心律失常的患者无能为力,因此有人设想将来这一装置在原有基础上赋予观察ST段、血压、血气的功能,这样可以大大提高ILP的诊断功能。
极后,ILP作为一种明确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工具,尽管已证实其远远优于传统的电生理检查、倾斜实验,但由于价格昂贵,在我国尚不能大范围推广。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疾病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