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逾6000读者参与心血管知识大调查,专家分析认为
“三忧两喜”
我医院联合楚天都市报报、腾讯·大楚网开展的全省《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大型问卷调查活动昨日落下帷幕。截止昨日下午6时整,共有6100余名读者参提交了问卷。此次调查中,共抽出120名幸运读者。其中,91名将获赠2010年全年《楚天都市报》,29名将获赠我院的心脏免费检查。
此次调查是为了针对性地了解我省居民对心血管知识掌握情况,以对预防相关疾病工作起指导作用。那么,调查结果反映了怎样的现状呢?我院院长
忧一:盐酒烟排“不良方式”之首
“您知道每天吃盐多少才算健康吗?”这是错误率极高的一题,不知道答案者高达66%。据朱国英介绍,我国南方人均食盐量达
除了食盐外,烟酒对心血管的危害更大。医学研究证明,戒烟1年可使冠心病危险降低50%,戒烟15年则可使心血管疾病危险降致正常人水平。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仍有20%的人“一直在吸烟”。
对此,朱教授建议,少量饮酒尤其是干红有利于血管扩张,但应适度。但烟应当彻底戒掉。
忧二:学历越高者运动量越少
适当运动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认同这一观点的人很多,但坚持合理运动的人却非常少。据问卷统计数据显示,“几乎不运动”的占33%,“每月运动一次”的8%,“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左右”的占34%。而且,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左右”的绝大部分为退休人员或学生群体,“几乎不运动”的则主要是学历高、从事脑力工作为主,工作时间越长的人群。
“原来我们国家是自行车王国,很多人骑车上下班,其实就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但现在人们过度依赖汽车、电梯,导致运动量更少。”朱教授感慨道,无论多忙,都一定要挤出时间来锻炼,否则一旦身体垮了,所有的努力都白废了。
忧三:“不生病不体检”者仍极高
“您每年是否会定期进行体检?”对这个问题,“生病了才会去检查”、“从不定期体检”和“每年定期体检”的答案分别占36%、32%和32%。
“这说明相当一部分人的健康观念,仍然没有转变过来。”朱国英建议,青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平均2年做一次体检,如心电图、肝肾功能、胸片等常规检查;中老年人则应一年做一次针对性地检查。已经患病的人群,则应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随时跟踪自己的病情。
喜一:年轻人开始关注健康
根据数据显示,近15万人关注了我们的调查,其中6100余人填写了问卷,尤其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65%。
“这证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了。”朱国英说,原来年轻人仗着年龄轻,扛得住,熬夜、超负荷,不注意身体,常常到年纪大了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后悔莫及。此次调查参与的年轻人居多,反应年轻人的健康观越来越强了。
喜二:饮食习惯逐步有所改变
“您平常烹饪所用的油是”的问题中,近70%的市民平时食用植物油居多;在“您是否经常吃以下食物”中,肉类、豆制品、鱼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等食用量较为均衡。
“这说明随着健康生活知识的普及,我省市民也逐渐接受并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朱教授指出,这固然是可喜的结果,但仍有很多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她提醒广大市民,关注心血管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下一代负责。
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心血管疾病极经济有效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极经济有效的方法。”朱教授表示,目前,心脑血管领域专家提出“一级预防”概念,即对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进行预防,目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那么,哪些人属于一级预防的范畴?请看下图:(2张图)
如果您的情况属于以上图示中所列,那么,您就应该开始积极预防了。朱教授建议,就饮食而言,平时饭量应控制在八分饱,多吃水果、蔬菜,减少脂肪摄入量,蛋白质、脂肪与的的摄入量比例约为1:2:3。
此外,还应加强中等程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骑车等,每天不少于30分钟,每周保持5天以上;对于“三高”患者,应当进行降压、降脂、降糖治疗,这样可使冠心病、卒中发生风险下降20%左右。
上一篇: 患儿在病房内共度国庆、中秋双节
下一篇: 我们的义诊惠民路——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