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搭桥术后十周年

九旬教授写诗表谢意

字号: + - 14


 图为91岁的黄邦和老人向手术医生陶凉教授深情朗诵自创的感恩诗

昨日上午,一首表达感谢的诗《感恩“亚心” 还我一颗健康心》经过精心装裱后,由年过九旬的湖北大学退休教授黄邦和老人亲手交到他的主刀医生——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主任陶凉教授手中。黄老不断感激医生,并感慨:“没想到,一台搭桥手术,延续了我十年的寿命啊!”

在书香满溢、绿意盎然的客厅里,十年前的就诊经历,从思路清晰的黄老口中娓娓道来。

200012月份,81岁的黄老经常胸痛、胸闷,有时连睡觉都会被憋醒。“当时,我的心脏血管病变非常严重,必须要做心脏搭桥手术。但是,由于高龄且身体差,几家大医院都不敢冒险为我做手术。”

正当一家人愁眉不展的时候,黄老教授在广东工作的儿子打听到一个消息:心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晓东教授和心内科权威专家朱国英教授都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任职,这里还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心脏专业人才。于是,黄老一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这家刚开业不久的心脏病专科医院。

2001年初,黄老住进亚心医院。因为长期疾病以及服用药物的关系,黄老的肝脏扩大,心、肺、肾功能以及冠脉血管条件都非常差。两位朱教授和陶凉教授亲自来到病床前告知黄老手术风险,并告诉他,当时,湖北省极大年龄搭桥的病人是74岁,为80岁以上的老人做手术,尚没有先例。

黄老回忆道:“当时就想,与其终日与病床相伴,不如一搏。如果手术成功,可以提高我的生活质量,还能继续写书;万一不成功,也只当为医学实践做出点贡献了,我和老伴因此还到红十字会登记了捐赠遗体。”

经过一个多月的术前精心调整,黄老各项指标达到手术要求,陶凉教授主刀为黄老的心脏搭起了四根血管桥。

经过一个月的术后护理,黄老康复回家。从此,他的老年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说起“养心”,黄老头头是道:“每天我坚持读书读报至少6小时,了解国家大事,和学生们说起国际形势毫不逊色。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到学校操场散步晒太阳,平时多吃黑豆、黄豆、红豆、玉米、麦片等杂粮,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目前,黄老正在撰写自己的回忆录。

十年来,黄老非常关注亚心医院的发展,陶凉教授获中医师协会颁发的“金刀奖”、亚心医院心外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亚心医院取得的每一项成绩他都熟络于心。200311月,亚心医院院庆活动,邀请黄老和其他的术后病友一起攀登磨山,黄老说当他抱着与自己年龄整整相差80岁的先心术后小朋友站在楚天台上俯瞰大地时,心中感慨万分。

今年是黄老搭桥术后十周年,为了庆祝自己仍然健康地活着,并表达对亚心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黄老特地作诗一首,馈赠给亚心医院和主刀医生。

据亚心医院心外科陶凉教授介绍,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高龄搭桥已不鲜见,亚心医院开展的搭桥手术中,11%的搭桥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且通过多年随访得知,这些老人在进行搭桥手术后,远期效果理想,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文/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