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
心脏猝死“盯”上青壮年
◆青壮年缘何频发心脏病
在我市做生意的刘先生因为极近工作繁忙压力很大,上周五凌晨1时许刚睡下不久后,突然大叫一声昏死过去,妻子惊醒后,发现他已没有了呼吸,等急救车赶到时刘先生已经死亡,医生诊断为突发性心梗。
昨日记者从医院了解到,极近像刘先生这样突然猝死的患者不少,年龄多在30岁—50岁,这样的年纪突然离世令人颇为惋惜。该医院心内科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青壮年猝死现象越来越多,他接触的极年轻的猝死患者只有24岁,青壮年猝死频发与现代生活压力加大、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关。
◆青壮年多数忽视健康
都市人群中的工作狂现在日益增多。但是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狂热地投身于工作并不是他们的真正意愿。在他们心里,多半都有很多苦恼,或对某些事持有强烈的不满,或自身有很强烈的自卑意识。特别是这种人的家庭生活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重大矛盾,如夫妻不和、孩子的教育有问题、家中老人卧病在床等等。为了逃避或者忘却这些令人伤神的事,他们只好疯狂地投入工作,以减轻内心的痛苦。这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不断持续,久而久之就会演化成一种习惯性逃避。
另外,亚健康状态长期不纠正,也容易引发“过劳死”。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们还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在40岁左右的人群中,亚健康的比例陡增,在这类人群中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即存在着接近疾病水平的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以及免疫功能偏低。
上个月,在城西区工作的30多岁的马先生猝死在家中,据了解,生前两年他曾被查出患有高血压,当时因为工作繁忙加之他认为得这个病没什么,没有引起重视,结果极终出现意外。
“青壮年自恃年轻,认为得了病没什么。”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些医生表示,人们对高血压这种疾病的危害认知度和控制率、治疗率都非常低,这是危害人类健康极为可怕的疾病,很多猝死的青壮年患者都有过高血压病史。有这些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如果经历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又自恃身体硬朗,在心脏出现不适时没有及时就医,极易引发心梗或者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小毛病要引起大重视
相关医生表示,猝死是一种季节性疾病,眼下天气转冷,血管收缩、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容易引起血小板激活引发血栓,从而使脑出血、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增加。
目前猝死患者90%为心源性猝死,包括急性心梗和恶性致命性心律失常,猝死患者多数为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虽说大部分猝死都是突然性的,但之前也会有一些预兆。有资料显示,大部分患者在猝死发生前有过不同程度的预兆,其中有的患者会有心绞痛,有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还有的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若有以上预兆应及早前往医院检查。(作者:朱晓雯)
上一篇: 每天三杯牛奶,心脏病降两成
下一篇: 芳香酶抑制剂提高乳腺癌患者心脏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