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医院动态

通知公告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

字号: + - 14

 

一、   总体目标

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我院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方案(2009版)》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预防为主,群防群控。

 

四、应急处置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由总办、院办领导组成,负责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做出处置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重大决策。

(二)日常管理组织

由院感办、医务办、质检办联合负责对甲型H1N1流感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应急指挥小组成员

其主要职责是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调查和采取的治疗控制措施提出建议并负责相关措施的落实。

 

五、诊断与报告

(一)病例的诊断

院内专家组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诊疗方案(2009版)》进行诊断或排除。

(二)报告

医务人员接诊具有相似临床症状的患者时要及时报告医务办、院感办。经核实后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应急指挥机构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江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六、应急响应的级别

根据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传播速度和范围,以及是否出现甲型H1N1流感,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一)Ⅲ级应急响应

我国尚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二)Ⅱ级应急响应

我国其他省市,特别是我省周边地区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确诊病例

(三)Ⅰ级应急响应

我省、我院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确诊病例

 

七、应急响应的原则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未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八、应急响应程序

(一)Ⅲ级应急响应的具体程序

1、培训中心、院感办、护理中心负责对全院员工及病患家属的相关知识培训;并组织抽查相关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

 

 

2、做好各项技术及物资的储备;

1)防护用品:外科口罩、N95口罩、隔离衣、防护围裙;

2)预防治疗药品:达菲(奥司他韦)和扎那米伟

3)体温检测设备:电子体温计;

4)环境消毒用品: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3、医务办、院感办密切关注疫情的动态,并及时通过OA向全院公布,由应急指挥小组通过疫情的变化,确定我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响应级别;

4加强日常环境消毒措施

1)     加强空气的消毒:

A、加强通风;

B、若通风条件有限的,可选择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可人机并存);也可选择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但应注意人不得在室内,时间不得少于30min

2)地面的消毒,地面经常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如不及时清除,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

A、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

B、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有效氯500ppm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3)加强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

A、例如:桌子、椅子、床头柜等;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其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

B、其它表面的消毒,例如: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用洁净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氯500ppm的消毒液擦拭刷洗消毒。

(二)Ⅱ级应急响应的具体程序

在Ⅲ级应急响应程序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进入我院的所有人员(包括员工)进行体温的监测筛查:

 

1)凡体温37.3的家属,在作好沟通的基础上,拒绝进入我院;

2)凡体温≥37.3的就诊病人则由我院人员引领至发热门诊进入下一步诊疗程序;

3)凡体温≥37.3的本院员工,应立即通知其部门负责人、医务办、院感办;

2、发热门诊的要求

1)应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

2)发热门诊应通风良好。

3、应取消和尽量减少对病患家属及员工进行公众集会;

4、加强中央空调出风口的清洁管理;

5、启动院内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应急监测,监测本院范围内的流感样症状至肺炎不同程度疾病表现的病例(体温≥38),并形成记录汇总,每日上报总办,由总办上报湖北省卫生厅。

6门急诊公共区域的所有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戴医用防护口罩;发现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时,应佩戴N95口罩。

7、根据疫情发生情况追加物资的储备,仓库应备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品,以备临床科室随时紧急领用;

8、组织各部门进行应急演练;

(三)Ⅰ级应急响应的具体程序

在Ⅱ级应急响应程序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  应急小组成员进入24小时轮换值班状态;

2、  疑似病例的暂时管理措施:

1)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立即实施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具体措施参照隔离技术SOP);

2)若发热门诊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上报医务办、院感办,医务办及时上报总办,隔离病人的同时封锁发热门诊通道,阻止人员进出,并立即联系江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尽快安排专用救护车将患者转入指定医院,按疾病控制中心要求对患者接触的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3)若病区发现疑似病例,应参照以下措施进行管理。

3、立即将隔离科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明显无交叉,有明显标识。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办公室、更衣室、布草房等,半污染区包括治疗

 

室、消毒室和防护用品更换室等,污染区包括病室、病区走廊和污衣、污物暂存处等。

4、保持病区通风良好。

5、病人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其它医用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病区。

6、病人佩戴外科口罩,禁止离开病房和相互探访。

7、原则上不设陪护,不得探视,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8、医务人员的防护要求参照二、三级防护。

9、尽快联系指定医院,用专用救护车将患者转院,院感办负责指导管家部人员对救护车及电梯进行终末消毒,负责转运的人员均应采取二级防护。

10、病区的终末消毒应通知江汉区疾病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在6小时内进行消毒处理。

 

九、医务人员的防护要求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分为三级,请临床参照执行;

一级防护

1)适用于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
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洗手和手消毒。(参照手卫生的SOP

二级防护

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洗手和手消毒。(参照手卫生的SOP

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三级防护

1)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2)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十、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

1、突发性传染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

2、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

 

    医院总办·院办

     2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