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医院动态

媒体聚焦

《楚天金报》:公立医院发展启示录

字号: + - 14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图为:介入手术现场
  图为:目前国际优秀的心血管疾病检查设备——双源CT
  图为:心外科手术现场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10年来共成功完成心脏外科手术2.5万余例,心外科年手术量3870余例,连续七年手术数量位居湖北省第一、全国前三。
    医院成功开展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病等各类心血管病的介入诊疗6万余例,年手术量超过1.1万例,位居全国前八位。该院患者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地区,已成为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极大的心脏病专科医院。
    不久前,卫生部检查组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检查,评价中带着赞誉:与医疗质量相关的各项指标完全合格,医疗质量安全达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晓东日前寄语这家医院:奋力成为亚洲心脏疾病诊疗医学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设计流程——
  奠定医疗质量坚实的基石

  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患者由心内、心外两科医生们共同讨论,为患者选择极恰当的手术方案。这在很多医院办不到。
    在很多医院,心内、心外分属两个科室,并且“壁垒森严”。患者看病,分不清“内外”,病情常常被“壁垒”延误。
    心脏是个整体。从成立医院之时起,亚心医院确立:以患者疾病为中心,两科医生共同讨论,确定极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确定治疗方式后,患者会被送到相应的内科或者外科病区。患者再由每个楼层的病区主任负责,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进行术前的身体调理。
    每天,病区主任仔细查房,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及心理动态,并进一步讨论和细化患者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将帮患者安排好术前的相关检查,评判其是否达到符合手术的各项指征。
    术后,患者解除重症监护后,重新回到原来住的普通病区。每天,内、外科医生联合查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医护会在床边指导病人康复。
    为及时抢救急性心梗突发患者,在省内,亚心医院与120联手首家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急性心梗患者抢救黄金时间为6个小时,医院手术台24小时备台,相关医护配备呼叫设备,24小时准备手术。
    医院院长朱国英说,以患者为中心的看病流程,有利于选择适合患者的极佳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康复,有利于降低患者看病费用。
    患者感到,在亚心医院住院,平均住院日大大下降。介入治疗多数一周内便可出院,外科手术术后恢复调理十天左右便可出院。

  优秀的设备与技术——
  医疗安全“双翼”保障

    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手术死亡率每年均控制在0.4%以内,远远低于国际1.5%-2%的标准。
    去年初,亚心医院首台双源CT启用。双源CT面世不久,是目前国际优秀的心脏检查设备,无需控制心率,10秒钟即可一次性完成冠状动脉、肺栓塞、动脉夹层等检查。
    在省内,仅有少数医院拥有这种优秀设备。在亚心医院,现代化的“硬件”处处可见。
    心外科拥有8间极高配置的手术间,全部采用美国全封闭垂直层流、百级空气净化设备。手术中,同时可进行超声检查,及时查看手术完成效果,保证手术质量。
    心内科,4间国内优秀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导管室,完整配备大型心血管造影系统和其他各种医疗设备,为患者进行各类心血管介入手术及检查。
    医院心内科、心外科有各自独立的术后重症监护室,这在国内医院里罕见。重症监护室里,世界极新技术的各类监护、抢救设施齐备,专职医护为患者提供24小时的术后监测和护理服务。
    技术上,心外科开展的手术范围涵盖所有心脏外科手术类型,并不断刷新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心脏外科手术的多项纪录。如大动脉手术患儿极低龄:出生仅35小时,湖北省搭桥手术患者年龄之极:81岁的大学教授,他们仍在健康地生活。
    2005年,在华中地区率先开展微创非体外循环外科先心封堵术;2007年,国内首创微创体外循环技术……
    2010年,改良后的微创体外循环技术,不仅保护患者自身血液和心肌,同时大大减少手术用血,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同时,将该技术运用于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心内科/介入科,跻身于国内一千多所开展介入手术的医疗机构中的前八名,年手术量超过一万例。
    2005年7月,与德国Asklepios临床电生理实验室合作,完成第一台三维标测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2008年6月,引进血管内超声检查设备(VIUS),投入临床使用;为提高冠脉介入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保障力量。
    2009年底,率先开展冠脉内旋磨术,通过将钙化病变磨碎后再植入支架的方法,为冠脉血管内严重钙化的心脏病患者打开一扇“心”生之门……
    据统计,亚心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死亡率每年均控制在0.4%以内,远远低于国际1.5%-2%的标准。

  术后随访——
  为患者生命长久护航

    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每一名患者出院后,设有专门的随访小组和院外跟踪随访。及时指导康复训练、用药、出现病情变化如何处理等。
    一名患者从亚心医院出院,治疗并没有结束。
    不多久,他或他的家属就会收到医院患者服务部的电话,询问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每隔一段时间,医院患者服务部会定期电话询问患者康复情况,指导冠心病人饮食上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康复运动,提醒按时到医院复查的时间。
    随访俗称随诊,是医院定期或不定期了解门诊或出院患者在院期间医疗处理的预后、康复情况及远期疗效。在国际上,这是衡量一家医院医疗管理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院院长朱国英说,出院患者回到家里,很多问题需要医生指导。特别是心脏病患者,手术出院后,冠心病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预防、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身体调理等等,都需要专科医生正确指导和调整,患者才能顺利康复。
    另外,医生对院外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也可以帮助医院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院外随访工作是一项既有利于患者又有利于医生的一项长期工程。
    自建院起,亚心医院建立患者随访制度。成立患者服务部,由院内专家亲自参加并设计多类疾病随访内容和随访常规方案。如先心病、瓣膜病及冠心病术后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需要常规随访、出院后一年进行问卷随访。
    据统计,亚心医院患者整体随访率达到90%。其中,约95%的各类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冠心病的患者反应术后康复良好,尤其是先心病手术患者术前症状消失、生长发育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医疗安全的更高追求——
  从身到心的关怀

    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病房,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特殊人穿梭的身影:他们除了每天与患者沟通治疗进展,还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帮助调整。
    在亚心医院的病房里,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特殊人穿梭的身影:他们详细记录着其负责病区的每一个患者的详细情况:姓名,年龄,性别,年龄,病情,家庭,住址,联系人……还有特别的一条:精神状态。
    他们是亚心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团队,除了每天与患者沟通他们的治疗进展,他们还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帮助调整。
    亚心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团队于2007年3月正式成立,是亚心医院学习引进优秀医疗管理的一种全新模式。目前,共有七名社会工作者,全是沟通能力好、亲和力强、具备丰富的心脏专科知识、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
    她们每日对住院患者进行探访,关注每一个住院患者的检查、治疗进程,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手术的认识及康复情况,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及时协助解决。
    同时社会工作者也是医患进一步沟通的桥梁,通过每日病房探访,倾听患者心声,充分进行医患信息交流,促进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与配合治疗,并及时反馈不足,以增进医疗效果。
    她们每天在病房与患者亲密沟通,除了为所有住院的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之外,也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她们深入了解患者,能更快捷地将患者的意见向临床医疗反映并解决,在病患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每日,社会工作者与患者和谐共处的画面,成为亚心医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六一爱心行”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携手“爱佑童心”,资助620名14周岁以下、体重12公斤以上的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减免费手术,其中20名特困患儿费用全免(六一当天完成手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贫困患儿,仅5000元便可完成手术。
    其他如合并以上两项简单先心,法乐氏三联症、法乐氏四联症(轻症)、部分心内膜垫缺损的贫困患儿,可获8000—20000元的手术资助。符合病情的患儿可持贫困证/低保证报名,电话:027—8541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