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小静,47岁,无党派人士,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超声科、放射科主任,曾荣获国内领先及武汉市科技论文评选优秀奖,担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省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武汉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被评为2010年《江城女性风采录》十佳女医务工作者。
马小静医师从事影像诊断26年,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带领完成超声诊断40万余人次,冠脉CT2.5万人次。率先开展新生儿先心病CT检查,完成2000余人次。在全省率先常规开展心脏病外科和介入术中超声技术。她先后赴美国、德国、伦敦等参加培训和学习。主编、主译和参编专著七本,发表论文近四十篇。一项研究经鉴定获国内领先及荣获武汉市科技论文评选优秀奖。
在马小静的带领下,超声科、放射科从一台机器、二名医师发展成为拥有十四台超声和两台CT及50人的团队。她制定出一套培训带教方法,建立以老带新、知识互补的学术梯队。每周举办学术讲座,加强重症疑难病例讨论,走进超声科、放射科诊断室随时可以看见她在机器上边看病人边讲解图像,边画图边讨论甚至是手把手指导年轻医师。
马小静总说,患者把生命交给我们是对我们莫大信任,只有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才能让患者满意。科室制定出严格的制度。把科室管理好、建设好,像管家一样管理科室,像对亲人一样对待患者。
医者仁心。马小静每次给病人做检查时,旁边的工作人员都能听见和感受她亲切的话语和关怀,而每次她都能对患者不厌其烦的解释病情,直到他们理解和领会,许多病人从初期检查到术后复查,久而久之和她成为朋友,春节时总有患者打电话拜年问候。记得荆州的一名老人在医院做了心脏手术,术后六年每半年都要复诊调药,有次复查时正值她出差在外,患者坚持要在旅馆休息等待一晚,第二天她看到被病人蚊虫叮咬密布的红疹,听病人诉说一晚几乎不能入睡时,十分内疚,当即告诉病人她的手机号码,让病人再来复查时先打电话和她联系好,争取当天看完病当天回家。就这样,一个个长途电话从通城、武穴、河南信阳,安徽阜阳等地打来,马小静总是一一耐心解释。
2004年,马小静为湖南一先心患儿做免费手术,她乘坐火车转长途汽车赶到邵阳,一进医院看到广场上等了一天一夜的数百人默默的跟着移动到检查室门口,她的眼睛湿润了。没有一刻休息,马小静立即投入工作----登记资料、检查、记录直到深夜。第二天清早六点,马小静又起床继续工作,所以患者她都亲自检查,而当时她由于生病一天没有吃东西,就这样马小静一直坚持了三天,每天检查患者几十名,而且大部分病情都很复杂。等回到武汉,她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但她仍旧惦记着那些山区的孩子们。
感悟一个人,不是华丽的外表、堂皇的语言,而是高尚的心灵和思想。马小静就是这样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普通医务工作者,她是身边人眼中的益友,是科室同事的良师,是一名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