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
认知心脏瓣膜病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这种疾病造成约1200万人死亡、数百万人致残,占了世界总死亡人数的近四分之一。常见心血管疾病中,占很重要一部分的是心脏瓣膜病。按照目前发病比例估算,因瓣膜病变严重需要实施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大约为20万例。
为搭建医患沟通桥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于9月27日成立“病友之家”,并在当日成功举办第一期“冠心病心友会”活动,获得广大病友的支持(见本报10月8日34版)。10月25日,该院“病友之家”举办第二期“心友会”活动,以心脏瓣膜病为主题,由该院专家胡大清主任医师为病友讲解心脏瓣膜病的形成、手术和术后保健知识,吸引近100名瓣膜病术后患者的参加。
众所周知,心脏就像人体的发动机,它的每次跳动(收缩与舒张)即向主动脉射血,将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提供给全身各脏器,也将静脉血回收入心,经肺氧合为新鲜血液。心脏能如此完美地完成这一功能,是心脏内的四个神奇的瓣膜起了关键作用。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它如何治疗?术后该注意哪些问题?胡大清主任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认知心脏瓣膜病
如果我们把心脏比作一间房屋,那么心脏共有四个房间,心脏的瓣膜就是每个房间的“门”。试想一下,如果家里的门坏了,关不严实,打开又困难,冬天透风、夏天漏雨,这个家的窘境就可想而知了。
心脏共有四扇“门”(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保证血液在体内的单向流动。任何一个瓣膜发生病变引起严重狭窄或关闭不全时,都会导致心脏血液流动方向或流量的改变而加重心脏负担,时间长了就会引起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塞和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均会使瓣膜出现结构毁损、纤维化、粘连、缩短,粘液瘤样变性、缺血性坏死、钙质沉着等症状,从而引起瓣膜病变。
▲治疗手段“因人而异”
治疗心脏瓣膜病,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三种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手段“因人而异”。
药物治疗主要适合于轻中度病变患者,用来改善症状(扩管、利尿)和预防血栓(华法令)。而对于那些由于炎症导致瓣膜粘连,严重钙化,使心脏原有的内部循环单向阀门功能逐步丧失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的作用微乎其微,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就成为当务之急。
心脏瓣膜病治疗基本上属于外科手术,分为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两种。瓣膜置换术是在瓣膜无法修补的情况下重新替换一个瓣膜,置换的瓣膜有生物瓣和机械瓣两种。而瓣膜成形术是一个“技术活”,手术方式没有一种固定模式,对手术者的经验要求很高,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人,哪些病人适合作瓣膜成形术,要由心脏外科医生全面衡量后再作决定。
▲手术后呵护
(一)服用抗凝药
机械瓣寿命长,耐磨损,但需终生服用抗凝药物,自武汉亚洲心脏病院开业至今,已完成机械瓣的瓣膜置换手术300余例,成功率达98%。
而生物瓣膜是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级材料和经过复杂化学处理的生物组织膜制成,血栓栓塞率较低,通常术后只需抗凝3-6个月。而伴随有房颤、房扑的患者纵使选用生物瓣膜,由于房颤和房扑的原因,仍需要终生抗凝。
抗凝药可以选择华法林,以阻止血液凝固。每天用药的时间要固定,并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8-3.0之间。
(二)慎用下列药物
1保泰松、水杨酸盐、氯贝丁酯、依他尼酸
2阿司匹林、奎宁、奎尼丁、丙硫氧嘧
3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磺胺类
▲保健贴士
除了服用抗凝药,健康饮食对瓣膜病术后患者也非常重要。胡大清主任提出“四大健康基石”,主张合理膳食、坚持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
首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注意休息,不参加重体力劳动。积极有效的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根治扁桃体炎、龋齿和副鼻窦炎等慢性病灶。
在饮食方面,禁止瓣膜病患者食用茶叶,绿苋菜、香菜、芹菜(叶、茎)、韭菜、菠菜、油菜等类食品需少用。可用茴香、绿菜花、大白菜、甘蓝、大葱、黄瓜、萝卜、鸡蛋、猪肝、牛奶等高热量易消化食品,少量多餐,多吃蔬菜和水果。
戒烟限酒。每日可限量饮酒,但白酒量一日不可超过4克,啤酒不能超过400毫升,能不饮酒极佳。此外,心功能不全者给低盐饮食,并限制水分摄入。
▲温馨提示: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9周年院庆公告
1、 义诊及优惠:免收挂号费及门诊各项检查、检验费用7折优惠;多排CT检查费用8折优惠(造影剂除外)。(由朱国英院长带领20位专家,接受广大患者的义诊和咨询)
2、 科普讲座:朱国英院长主讲《健康的心、快乐人生》
讲课时间:11月8日(周六)9:30-10:30
讲课地点:医院8楼大会议室
3、 凡1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亚心医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14岁以下患者,出院时每人补助手术费用2000元(以上优惠不可与医院其他优惠活动同时进行,详见院内通告)
上一篇: 浅谈生物瓣膜
下一篇: 瓣膜病外科术后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