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典型案例

湖北省首例–微创取手臂血管为心脏“搭桥”

字号: + - 14

 

腿部血管是心脏搭桥手术中“血管桥”的常用材料,但患者腿部血管曲张无法使用时,该怎么办?近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医生另辟蹊径,采用微创的内窥镜技术将患者手臂的一段桡动脉取走,在其心脏上搭建了一根血管桥。据悉,运用内窥镜技术微创取手臂血管为心脏“搭桥”,这还是湖北省首例。

来自河南信阳的牛女士今年63岁,近一个多月来,她持续间断胸闷,服药后并无改善,便到亚心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入院后,检查发现:女士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多支血管堵塞,极狭窄处高达95%,且合并有糖尿病,医生建议进行心脏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亚心医院心外科陈绪发主任介绍,心脏搭桥的材料一般取自患者的乳内动脉和腿部的大隐静脉。但女士双下肢血管静脉曲张,无法采用大隐静脉。而乳内动脉有限,若取双侧动脉,会影响术后胸骨愈合。于是,医生另辟蹊径,采用内窥镜技术取出她左手前臂的桡动脉,为其心脏“搭桥”。

516上午8点,牛女士被推进手术室。医生先在其左腕关节处切开一个2公分的小口,用内窥镜探入,成功取出一段长约15-18公分的桡动脉备用。同时,也取出一段乳内动脉备用。随后,陈绪发主任将这两段血管与心脏的冠状动脉吻合,架起两座血管桥,使心脏供血绕过狭窄部位,实现血运畅通,成功实施了搭桥手术。

陈绪发主任介绍,在内窥镜技术未运用于心脏搭桥手术之前,如需取用桡动脉,则要采取常规切开术,手术切口的长度约15-18公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与常规切开式取桡动脉的方式相比,内窥镜技术取桡动脉是微创方式,切口小、美观,患者疼痛少,术后愈合率高,感染并发症少。

此外,桡动脉与冠状动脉基本吻合,移植效果好,且相对于静脉桥,动脉桥术后十年通畅率更高,可达80%-90%。内窥镜取桡动脉技术的运用,对于同时合并有腿部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据悉,目前在国内能够成熟开展内窥镜技术取桡动脉为心脏搭桥的医院为数不多,亚心医院自20107月份起,在湖北省内率先采用内窥镜技术取大隐静脉做外科搭桥手术后,又运用该技术取桡动脉做搭桥手术,这也是湖北省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