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医院动态

媒体聚焦

外地人在汉看病有多难:《楚天金报》

字号: + - 14

 河南人、江西人、湖南人,还有省内各县市人……在武汉多家医院里,到处是操着各种口音的外地患者。随着武汉中部医疗中心地位凸显,越来越多外地人来武汉就医,在同济、协和等大医院,外地病人甚至高达70%以上。

    武汉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外地来汉门诊322万人次,外地来汉出院29万人次,各项数据较2008年平均增幅40%,极高增幅达54.56%。

    然而,慕名而来的外地人看病比本地人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开销。外地人在武汉看病到底有多难?记者奔赴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省人民医院、亚心医院等外地病人极集中的几家大医院实地探访。

  赶早挂号:

    凌晨坐车到汉排队

    13日上午9时,同济医院门诊5楼外科候诊区的座椅上,黄华娟靠在丈夫徐天明的肩上睡着了。49岁的徐天明告诉记者,11月妻子无意中摸到脖子上有肿块,在荆门的医院被查出患有甲状腺肿瘤,7日到武汉看过一次病,当日他们搭极早6点的一趟客车到同济医院时,已经将近11点,全天的专家号已经挂完,只能挂普通门诊。医生给黄华娟开了颈部B超等检查,直到下午4时才做完检查。医生说必须做手术,然后做病理检查才能确定甲状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听说要做手术,徐天明认为妻子患上的是大病,决定再找专家看看结果,听听专家的意见再慎重决定。徐天明仔细查看同济医院的专家门诊表,得知同济医院的甲乳外科主任易继林教授门诊时间是周一下午和周四上午。7日是周五,到底是在武汉住两天,等着看周一的专家门诊,还是先回家,下周再来挂号呢?徐天明纠结不已。他算了一笔账,两个人在武汉住两天的开销至少要300元,跟武汉往返荆门的路费相当。一同看病的病友曾在同济住过院,建议他要做手术就要住院,如果是新农合的病人,不如先回家办好了转诊手续再来住院,免得出院结算的时候还要回家去跑报销手续。要挂专家号,极好提前一天到武汉,不然早上过了8点,很多专家号都没有了。

    于是,徐天明在家办好新农合的转诊单,13日是周四,上午有易继林教授的门诊,为了确保能挂到号,又节省一天的住宿费,他和妻子搭凌晨2点的车,早上6点就到医院排队。7时30分,徐天明终于挂到号,第17号。因为通宵未睡,他和黄华娟困倦不已,只能坐在候诊室的长椅上相互依偎着小睡一会。

  省钱住宿:

    在医院打地铺睡躺椅

    16日晚上9时,记者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门诊楼的大厅里,十几名患者家属已经铺好被褥打起地铺,有人打呼噜进入梦乡。一名医院门诊管理人员拿着记录本,对打地铺的家属挨个询问登记患者的姓名、楼层、床号。

    陈先生是随州人,2岁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孩子治病,辗转多家医院,已经花了两万多元,只能想尽一切办法省钱,在医院的大厅里打起地铺。“在宾馆一天少说要80块钱,这里的大厅还比较暖和,医院也不收钱,自己花几十块钱买了垫絮,再从亲戚家借来被子,每天晚上就这么凑合过去了。”陈先生已经打了6天地铺,大概还要在这里睡半个月,“只要孩子在这里治一天病,我就在这里打一天地铺。”

    亚心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外地来的病人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哪怕周边的小旅馆只要30元一晚,也有人支付不起。为了方便病人,医院允许病人家属白天登记后,晚上8点后在门诊大厅打地铺过夜。

    在同济医院附近的航空路、协和医院附近的新华路,记者看到不少手持“住宿”、“旅店”字样牌子的中年妇女招揽生意。周边居民介绍,这些小旅馆的生意不错,50元—80元一晚,经常客满,几乎都是来武汉看病的人和家属。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外地来的患者,当日拿不到诊断结果或是当天没有挂上号的,基本上都会到这些小旅馆将就一晚。还有病人和家属为了省钱,在医院冰冷的座椅上和衣躺一晚。

  检查住院:排队少则两三天多则半月

    18日,在武汉停留9天之后,黄先生才拿到自己的CT检查结果。他苦笑着告诉记者,住酒店的钱比看病的钱花得还要多。黄先生是河南驻马店一事业单位职员,因为心慌胸闷,在当地被诊断为疑似冠心病。冠心病必须通过心脏CT或冠脉造影检查才能确诊,当地医院没有确诊手段。他请假到武汉,决定在协和医院做心脏CT。当他拿着医生开出的检查单去预约时,被告知须等一周。在武汉等还是回家后再来?黄先生十分为难。极终,家人担心他来回奔波引发心脏病,让他在武汉等。17日中午才轮到他做检查,随后被告知还要等一天才能拿结果。黄先生在医院附近住的经济型酒店每晚价格238元,光住酒店就花了2000元,而看医生和做CT检查的费用加起来不到2000元。

    记者了解到,同济医院约有七成以上患者来自武汉市以外;协和医院的外地患者约占40%左右;省人民、亚心等多家医院的外地病人也越来越多。病人扎堆在这些大医院排队检查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预约CT、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至少需要排队一周。多家大医院的神经内科、外科、骨科等病床非常紧俏,病人办好住院手续在护士站登记后,需要等待少则两三天或一周左右,多则半个月以上。

  医保报销:证件没带全往返跑几趟

    “需要复印住院病历吗?本人身份证带了没有?病人的身份证带了没有?没有带不能复印。”19日,记者在同济医院病案科看到,因为合作医疗、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商业保险等办理报销需要复印住院病历,但按照规定,没有有效证件是不能复印的。家住十堰的杨先生懊恼地说:“身份证没有带,看来我至少还要来回跑两趟才行。”

    何先生是当日出院的病人,到病案科后被告知要等两周后才能复印住院病历,“那我还要再跑过来办吗?”何先生有些着急。“您可以填写申请表,病历送来后,选择邮寄回家。”工作人员的解释才让何先生稍稍松了一口气。为了办新农合的报销,办理转诊手续和盖各种章,何先生的儿子已经从武汉往老家襄阳跑了两次。

  专家呼吁:多为外地病人提供便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学院方鹏骞教授介绍,武汉依托部省属大医院打造国际级的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力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提升。随着武汉优势医疗资源辐射到外省,同济、协和等大医院成为疑难病症的救治中心,多家大医院的外地病人逐年递增,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外地人看病的等候难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需要厘清的是,病人看病难并不是因为外地病人都来武汉看病造成的,而是现行医疗体制下,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结果。无论是硬件设备,医疗卫生技术人才都过于集中在大、专医院,这些公立大医院超负荷运转已非一朝一夕。一些小病、常见病没有得到合理分流,没有留在社区、卫生院、县市级的医院看病,政府在医改中正在探索分级医疗,引导老百姓的就医行为,小病不去大医院。

    方教授建议,武汉市打造“中部医都”还应强调公益性,兼顾外地病人的切实需求,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多考虑如何为外地病人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举措,例如为外地患者开通预约挂号服务、床位信息查询服务、邮寄、寄药或寄存行李等服务。

    武汉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称,鼓励大医院多推出针对外地病人的“便民惠民”举措,例如缩短检查等待时间,一般的检查当日内拿结果,给外地病人提供邮寄检查结果、报销材料等,开通网上挂号等。

  建议

  外地病人要学会看病

    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办公室林庆羽主任介绍,外地病人来汉看病前,不妨首先备足“功课”:备齐在当地医院以往的检查和病历资料;询问当地医生了解哪个医院、哪位大夫、有哪些特长,并通过拨打预约挂号电话、医院门诊电话等了解停诊、挂号等各类信息;若挂不上极想看的专家号,可先挂其他医生哪怕是主治医生的号,先把该做的检查做完,等再挂上专家号时就能让其作用极大化了;住院前,需要办理医保报销手续的病人,先询问好报销的步骤和程序,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和证件,再到医院来住院,出院前也把要带回老家的出院小结、病情诊断书等需要盖章的手续都处理好,以免来回跑冤枉路。

外地人在汉看病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