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武汉地区起搏器迈入“换代期”:《武汉晚报》
65岁钱婆婆8年前植入起搏器,此后生活如常。前天,她头上包着纱布到亚心医院,说是上楼时突然晕倒摔伤。亚心心内科电生理专家韩宏伟检查发现,老人起搏器的电量已耗得涓滴不剩,心跳重新变得减缓,甚至停跳,导致晕厥。原来老人平时状态不错,忘记了“每年要给起搏器做个体检,到期换电池”这档子事。
记者昨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获悉,该院近一两年来,因电池耗尽,回院更换起搏器电池的病人明显增多,约占植入总量的10%左右。
5%起搏器超期服役,
极长已有19年
眼下起搏器类型较多,实际使用年限从5年到10年不等,一般为10年左右。新型带有除颤功能的多腔起搏器,实际使用年限才5年。韩宏伟遇到过“极长命”的起搏器,已经连续工作了19年。
与此相对,“短命”的起搏器也有,植入后3年就得换电池。据介绍这与各人病情、是否定时复诊、起搏器种类都有关。如果病人心跳时刻需要起搏器刺激,电池就消耗的快,反之则慢。
植入起搏器后,第1、3、6、12个月都须复诊;一年后每年检查一两次就行;接近更换期时或电量将耗尽时,都要尽快复诊。如果检查发现起搏器工作参数正常稳定,医生可以人为调低放电量,比如从3.5伏降至2伏,也能省电。
从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亚心等院了解到,好在这种“超期服役”的现象并不多见,约占病人总数的5%。
心脏起搏器为何要换电池?
昨天,72岁的付爹爹到亚心医院复诊,他的这款单腔起搏器已经陪伴他13年,超出使用年限3年。所幸老人的起搏器工作状态良好,还能继续用。都是家人带他来看病,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心脏起搏器为何要换电池。
亚心心内科电生理专家韩宏伟说,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与电极导线组成,能按程序发出电脉冲,刺激心脏正常跳动,主要能治疗心跳过慢、停跳、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心衰等。电池与脉冲发生器整合在一起, 一旦电池耗尽,就得全部更换。
武汉进入第一个更新换代期
2002年,我国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分会前任主委王方正教授公布了当年全国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量为13405台,而更换起搏器电池的手术仅为1039台,还不到总量的8%。
起搏器手术收费较高,起步3万,因此与地区经济息息相关,而手术总量又决定了更换的数量,“做的越多,换的越多”。彼时,武汉的起搏器手术未成气候,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地,更换起搏器的极少。
亚心是华中地区极大的心脏病专科医院,每年植入起搏器台数位居湖北省第一,全国第三。据该院统计,2002年—2006年,更换起搏器的病人只不过零星几个,2006年之后,这一人数上升到总量的2%—3%,2011年至2012年,这类病人显著增加,攀升到10%左右。
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武汉市共完成1346台起搏器植入手术,更换手术约占总量的10%。
对于武汉老百姓来说,自己或亲友的起搏器或许该换了——这个小盒子开始进入第一个更新换代期。
安了起搏器,别把手机当胸放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志楠介绍,很多病人植入起搏器后,变得过度小心,他们害怕电子产品会对起搏器产生电磁干扰,变得不敢打手机、不敢看电视、不敢听收音机,甚至不敢走进电梯。
陈志楠称,其实起搏器没那么“脆弱”,无线网络信号、电台电波、手机信号等,都不会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只有强磁性设备会干扰起搏器,磁铁、核磁共振检查、电磁刀手术都要避免。
不过,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干学东提醒,病人使用手机时,极好在起搏器植入的对侧接听,手机不要放在胸前口袋中。一般的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收音机、吸尘器、电脑都对起搏器均无影响,但使用时若感觉头昏、心悸,就要马上离开。
还有不少病人担心,装上起搏器后过不了机场安检。陈志楠称,术后患者都会拿到一张“植入卡”,证明做过手术。如果确实需要坐飞机,只要出示“植入卡”就能顺利过关。
新研究让心脏变成“发电机”
起搏器装上以后不再换
为了让病人避免多次手术之苦,许多厂家都在推出电池容量更大、更耐用的心脏起搏器。去年,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发了一种新型起搏器,能利用心跳产生的能力转换为电能,患者装上以后能“自体发电”,再不必担心电池会耗尽了。
研究人员相信,这种起搏器如果能大量生产,将给许多儿童起搏器植入者带来极大福音。
上一篇: 我把“医生”带回家
下一篇: 带心脏起搏器也能做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