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约有8000万人罹患房颤,但老百姓对它的危害没有充分了解,导致知晓率和治疗率极低。”想起那些贻误病情的房颤患者,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房颤治疗专家苏晞教授忧心忡忡地说。
6月8-9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房颤,积极治疗房颤,交流房颤治疗的新进展,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举办了第三届房颤高峰论坛,邀请黄从新教授、洪浪教授、张志辉教授、蒋晨阳教授、刘兴鹏教授、刘少稳等国内三十余位优秀的房颤诊疗专家汇聚武汉,与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西等地的200余位医师分享电生理诊疗领域的极前沿动态。
而就在今年3月19日,中国房颤联盟(CNAFA)宣布,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以呼吁我国政府、专家学者、广大临床医生、房颤患者及社会公众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并提高房颤卒中预防意识,减轻房颤引发卒中的危害,从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极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它因素影响,房颤全球发病率剧增。而我国更是房颤卒中的重灾区,黄从新教授介绍,中国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约有8000万人罹患房颤,且房颤一直处于高发病率状态,到2050年,房颤患病人数还将增加3-5倍。
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是,患者由于心率增快而感觉心悸、四肢无力,极大的危害在于能导致脑卒中,即俗称的“中风”。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6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据了解我国每年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高达181.6万人,脑卒中通常为终身性疾患,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持续性的医疗费用也会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亚心医院房颤治疗专家苏晞教授介绍,近年来,随着国际领先的三维标测系统CARTO-3和Ensite-3的引进运用,房颤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不断提高,在亚心,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成功率已达90%以上,成功完成的房颤消融病例数已位居全国前三位。
然而,我国房颤卒中治疗现状仍问题重重,由于房颤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等特点,我国房颤的诊断率极低。目前,我国每年开展的房颤手术仅一万余例,许多患者即便确诊后,认为目前对自己没有造成生命危险,也不愿意积极手术治疗,造成遗憾的后果。“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并提高房颤卒中预防意识,减轻房颤引发卒中的危害。”苏晞教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