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茜茜(化名)是一名正在郑州读大三的武汉姑娘,之前的生活一直风平浪静。可就在几天前,心脏里潜伏着的一个如鸭蛋般大小的心脏肿瘤——左房粘液瘤让她差点丢掉性命。幸运的是,在极危急的情况下,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陈绪发教授带领的手术团队为她进行紧急手术,成功摘除粘液瘤,让茜茜死里逃生。
2个月前,在郑州上学的茜茜开始断断续续的发高烧,体温极高时达到39℃,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认为是由炎症引起的高烧,于是打了消炎针,但不见好转。渐渐的,茜茜开始感到浑身无力,头发晕,爬两层楼都感到胸闷、气喘。这些不舒服,茜茜一直误认为是由于感冒发烧引起的,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爸爸妈妈催促她回家休养,她也没有答应。
2个星期前,茜茜开始干咳,晚上睡觉时不能平卧,“一躺下就咳嗽,只能整晚都坐着,基本上每天晚上都睡不着。同时,头晕、乏力的感觉更明显了。”7月5日,茜茜再次到医院检查,医生听出她心脏有杂音,为她做了心脏彩超检查,怀疑心脏上长有肿瘤。听到这个检查结果,茜茜立刻联系父母,连夜赶回武汉。
晚上10点,刚下火车的茜茜在父母的陪同下直接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诊,此时的茜茜脸色苍白、浑身无力、呼吸困难,已经出现心脏衰竭。急诊王军主任立刻展开抢救,用药物改善心功能,同时完善相关检查。经心脏彩超检查发现,茜茜的左房腔内长有巨型肿瘤,且瘤体随血流冲击进入二尖瓣口到达左室,收缩期瘤体回缩至左心房内。随时可能因瘤体阻塞二尖瓣口,严重时将导致猝死,命悬一线。深夜11点半,急诊科立刻联系心外科进行会诊。10多位专家经过讨论后,决定由陈绪发教授主刀,立即为茜茜行急诊粘液瘤切除手术。
当晚,在陈绪发、冯学国教授带领下的心外科术者及麻醉、体外循环团队进行了一场与死神的搏斗。茜茜被推进手术室,打开胸骨后,突然出现心律失常,血压急剧下降。这时,麻醉及体外循环专家默契配合,迅速进行静脉血引流,建立体外循环,打通生命通道。打开心脏后,只见左房内有一个大小约6.5*4.0*3.0m³的胶冻样肿块,附着于左房顶靠近房间隔处,几乎占满整个左心房。体外循环下,陈绪发主任紧凑而有序地切除肿瘤,2个多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一天后,当茜茜在心外科重症监护室醒来时,发现咳嗽、胸闷的感觉已经消失了。“我感觉我好久都没有睡得这么香了。”茜茜现在已转入普通病房,恢复情况良好,即将出院。
亚心医院心外科陈绪发教授介绍到,茜茜所患的左房粘液瘤属于心脏良性肿瘤的一种,大部分粘液瘤都是单一源性、复发很少、家族遗传几率低的简单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很好。粘液瘤发病早期并不会出现症状,只能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出来。随着瘤体不断扩大,患者会出现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时如不能及时进行手术切除,瘤体一旦发生脱落,堵塞血管,会引发脑部栓塞。如果瘤体继续扩大,堵塞瓣膜口,就会引起急性心脏衰竭,严重时危及生命。极少数的粘液瘤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复发。同时,陈主任提醒广大市民,如果感冒久治不愈,且伴随胸闷及乏力的症状,极好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不要拖延,以免耽误病情。
心脏也会长肿瘤吗?是的。陈绪发教授介绍到,虽然发病率低,但心脏也会长肿瘤。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婴儿或儿童,良性心包肿瘤有平滑肌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分叶状纤维性息肉、血管瘤和畸胎瘤,以畸胎瘤多见。恶性心包肿瘤为间皮细胞瘤、脂肪肉瘤、血管肉瘤、淋巴肉瘤、恶性畸胎瘤和胚胎性癌,分布广泛,常浸润组织,其中以间皮瘤极为常见,约占心包肿瘤的半数。
如为良性心脏肿瘤,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一旦肿瘤和心脏大血管发生粘连,就会使手术切除困难,或不能全部切除。截至目前亚心医院共收治过158例心脏肿瘤患者,除15名患者为恶性或不确定恶性,其余为良性,均通过手术进行切除,且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