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亚心医生高难度置换人工血管
本想去医院做试管婴儿,体检时却意外发现患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三分之二的主动脉血管多处破口撕裂,且合并多处血管变异,随时可能猝死。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她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成功实施胸腹主动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已脱离生命危险。
“真没想到,我得了这么危险的病。”手术后的第八天,来自孝感的24岁女青年徐丽(化名)仍心有余悸。然而一年前,身体有过一次预警。去年12月初的一天,在家休息的徐丽突然胸口剧烈疼痛,持续许久不见好转,疼到无法发声,到县医院打了四天止疼针后,疼痛好转,她便没有进一步诊治。
11月5日,结婚两年一直没有生育的徐丽,来到同济医院生殖中心,想尝试试管婴儿移植,体检时却意外发现她的胸腹主动脉已经形成夹层动脉瘤,医生建议她到亚心医院进一步诊治。10日,徐丽来到亚心医院,经大血管CT确诊为马凡氏综合症—主动脉夹层(DebakeyIII型)。
亚心医院心外科陈绪发教授说,徐丽之前莫名发生的胸痛,其实就是她的主动脉内膜已经出现破口,一年来,随着高速高压的动脉血涌入其中,并不断向下冲击,血管内膜与中膜之间的缝隙不断扩张、膨大,像长了瘤子一样,并沿着主动脉壁向远、近端扩展,除脑部血管以外,全身脏器血管供血均受到影响。“她不仅全身有三分之二的主动脉血管撕裂需要更换,而且多支血管变异,使得手术难上加难。随时可能发生猝死,必须尽快手术。”经过详尽的术前讨论,陈绪发教授带领的术者团队制定了严密周全的手术方案,确保术中安全。
20日上午九点,一场硬仗开始了!由于徐丽病情严重,需更换的整个胸腹主动脉达40多厘米,手术创面大、耗时长,且血管置换过程中涉及的人体脏器多,手术难度极大,不允许有任何差池。陈绪发教授带领的术者团队,小心翼翼地将已经撕裂的主动脉血管游离,再将人工血管分段依次置换,每一段血管置换都必须争分夺秒,以免造成各脏器因长时间缺血,导致截瘫、肠坏死、肝衰竭等不良后果。经过13个小时的手术,徐丽的夹层动脉瘤被成功切除,胸腹主动脉全部换成人工血管。术后第一天,她便清醒过来,拔掉气管插管,四肢恢复活动。
“想起来,年轻早逝的妈妈很有可能也是这种病。”在一旁照顾徐丽的哥哥恍然大悟,他听医生说,马凡氏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家族遗传性,而他母亲外形和妹妹极像,身材高大,四肢细长,也是30多岁时突然发病去世。陈绪发教授建议,徐丽的另外三位兄妹可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日发现病情,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