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典型案例

感染反复致局部皮肤破溃

心脏起搏器外露于体表

字号: + - 14

来自天门的54岁患者先生因心跳缓慢,于2011年在一家医院植入了心脏起搏器。

术后一年,先生的起搏器伤口肿胀,检查是起搏器电线发生了感染,于是做了局部清创缝合术。手术后三个月,伤口仍然肿胀、疼痛难忍,明显感觉到起搏器的波动感。

经过50余天抗生素治疗,仍不见缓解。置入起搏器处皮肤发生反复感染、局部破溃、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起搏器部分暴露于体表,情况紧急。若不及时处理感染恶化,则会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危及生命。

先生心脏不能正常跳动,全依赖起搏器维持正常生活,面对起搏器伤口感染、疼痛,只能委曲求全。眼见救命仪器成“毒刺”,导致皮肤破溃、疼痛等问题,想要彻底治愈就必须将心脏内连接的“电线”及其相连的起搏器一起连根拔起。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起搏器“电线”一旦置入心脏半年左右就会和心脏长在一起,而先生的起搏器已经置入体内近3年,若贸然拔起必将会“拨出萝卜带出泥”,严重时会导致心脏穿孔、破裂,危及生命。而选择进行外科手术将心脏导线取出,则创伤较大、风险高,得不偿失。就在先生进退两难之时,听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能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将手术电极拔除,先生就慕名来到亚心医院。

亚心医院苏晞副院长及韩宏伟主任,立即为患者制订了一套周密、细致的手术方案,并有雄厚的外科团队作为后备军。24日,专家成功为患者从左侧安全的拔除导致反复感染的电极线,并重新在右侧锁骨下置入了新的起搏器,日前先生恢复情况良好。

据了解,亚心医院完成此类电极拔除的手术已有十几例,患者年龄从2085岁,而全国通过介入技术进行“电极拔除术”的医院屈指可数,对手术操作的医生要求极高。

亚心医院专家韩宏伟教授提醒患者:“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应特别注意,若出现伤口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