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典型案例

痛不欲生:起搏器术后感染6年

胸口留下6道伤口

字号: + - 14

朱女士8年前植入起搏器,出现感染后,6年间先后共接受6次清创手术,病情仍无好转,精神几近崩溃。近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为朱女士成功拔除感染电极,清除起搏器囊袋中腐坏组织,彻底解除感染顽疾。朱女士喜极而泣:“我终于从这场长达6年的噩梦中醒过来!”

今年63岁的朱女士退休后一直在家帮忙照顾孙子,2006年初,正在洗衣服的她突然眼前发黑,晕倒在卫生间里。家人将她送至附近医院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朱女士24小时内心脏停跳500多次,极长停跳时间达6.2秒。医生诊断朱女士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症,需要在心脏起搏器的帮助下才能维持正常心跳。

20066月,朱女士在某三甲医院植入一枚单腔起搏器,手术后,朱女士头晕、眼前发黑的症状有所好转。庆幸自己终于重获健康的朱女士在当时还和家人笑言以后要一直照顾孙子。谁知这却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20087月,植入起搏器两年后,朱女士常感到起搏器有下坠感,起搏器下缘的皮肤慢慢变薄,并出现了破溃,起搏器的一角暴露在体外。朱女士赶紧回到医院,医生为她进行起搏器囊袋清创手术,并将起搏器取出,在原囊袋的上方重新开口,将起搏器重新埋入皮下。

200812月,朱女士感到左胸隐隐作痛,不久植入起搏器的伤口处出现红肿,并鼓起一个脓包,朱女士又回到医院。医生诊断朱女士起搏器囊袋出现感染,在进行一个多星期的消炎治疗后,脓肿依然不能消除。医生清创后,将原起搏器拆出,并剪断电极线,在朱女士右侧胸口重新植入起搏器和新的电极线。

201310月,朱女士左胸部原起搏器植入处再次出现脓肿。备受折磨的朱女士只能再次回到医院。经过1个多月的住院治疗,病情依然没有好转,医生只能为其进行外科清创手术,并将原起搏器留在朱女士体内的电极线剪短了6寸。

20146月,朱女士的左侧伤口又再次出现感染、化脓,胸口的疼痛让她整个左手臂都无法动弹,只能到医院再次清创。

20148月,饱受折磨的她伤口又再次感染、破溃、流脓。此时的朱女士已经受多次伤口清创,被病痛折磨的几近崩溃,胸口上大大小小的伤口加起来共有6个。“这几年来,我什么也做不了,每天都疼的睡不着觉,简直生不如死。”

2014922日,朱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经详细诊断,朱女士起搏器囊袋感染6年,要彻底消除感染,只能拔除埋藏在她心脏内的旧起搏器电极线。

但要拔除这段电极线却没有那么容易,因起搏器电极线植入心脏后,半年内就会和心脏长在一起,而朱女士的起搏器已经植入心脏已有8年之久。拔除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导致血管撕裂或心脏破裂,危及生命。

在心外科手术团队的后备下,亚心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苏晞教授及心律失常专家韩宏伟主任、李振主任立即为朱女士制订了一套周密的手术方案。930日,心内科手术团队利用特殊装置成功为朱女士拔除引起反复感染的旧电极线。目前朱女士恢复情况良好,即将出院。

   据韩宏伟主任介绍,起搏器植入手术后有1%-2%的患者会出现感染。因电极线是埋藏在心脏血管内,一旦感染恶化,会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脓毒血症。且细菌会附着在电极线上形成菌栓,菌栓脱落则会造成脏器脓肿。所以,一旦起搏器囊袋出现红肿、感染,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极佳治疗时机。

 

据悉,亚心医院已成功拔除各类感染电极线30余根,其中年龄极大的患者为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