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介入科

室性早搏的危险分层及治疗选择

字号: + - 14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 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朦,且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正常健康人群以及各种不同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

、室早的定义及分类:

1.室早: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早搏

2.分类:

单发和成对发放(成对室早),还可成串连发3~5次(成串室早)

偶发和频发(频发室早,>30/h

单形和多形

单源和多源

   二、室早的流行病学

1.一般人群:高达70%~90%

2.年龄:室早的发生率和复杂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75~85岁:一次24小时的Holter检查90%以上的人有室早,

3.性别: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男性室早比女性高40%,而成对室早将高出60%

   三、疾病与室早

1.室早与冠心病:

心肌梗死(MI)极初2~3天中VPB的发生率可达85%~91%,随病程的后延VPB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0%左右。

1月后~1年内室早发生率约为6.8%

有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的VPB检出率随心功能减退而增加,当EF小于40%VPB的发生率为15%~18%,而心功能正常者仅5%~7%

2.室早与左心功能不全:Holter显示随着LVEF下降,室早和短阵室速发生率上升,CHDLVEF正常患者室早发生率5%,伴LVEF<40%患者室早发生率升至15%Holter发现心衰患者室早二联律或多形性可达71~95%

3.高血压与室早:伴LVH心功能正常者,室早和短阵室速发生率2%~10%

4.风心病与室早:无心功能不全发生率7%

5.肥厚型心肌病与室早:Holter47%~64%,与心肌肥厚程度有关

6.扩张型心肌病与室早: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且近50%患者有短阵室速,随疾病的恶化而增加,

7.二尖瓣脱垂与室早:室早发生率43%~56%(乳头肌异常张力、腱索增厚而导致心内膜机械性激惹、血儿茶酚胺的异常增高和复极异常)

8.先心病与室早:法乐氏四联征术后室早频发

四、临床症状

1.心悸,包括心脏停搏感、心慌症状,这主要由于早搏后的心搏增强和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引起

2.心前区重击感

3.头晕

五、危险分层

(一)功能性室早

1.多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

2.血流动力学无障碍,也无严重后果,一般无症状或轻微症状。

3.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有的达数年甚至十数年。

(二)器质性室早

多见于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

1.同时存在心脏病临床依据,如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发作等。

2.伴有基础心电图异常,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肥厚或其它严重的器质性心律失常等。

3.室早呈病理性改变  如梗死性室早(室早呈qRQRQr型,ST段弓背样抬高,T波对称倒置或直立);肌性室性早搏,QRS畸形增宽≥0.16s

4.伴发长QT综合征时的室早

(三)需要格外重视的室早

1.有眩晕、黒朦或晕厥等

2.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AMI、心肌病、瓣膜病等;

3.已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心脏扩大、LVEF<40%或心衰表现等;

4.有遗传性心律失常病史或家族史者;

5.存在多源、成对、成串的室早,以及在AMIshQT延长的基础上存在R on T室早

(四)器质性、功能性室早的区分是相对的,不能绝对化分

部分长时间、大量室早可引起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出现心脏扩大、EF值减低,需积极处理

  六、治疗

    1. 对于无症状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数量较少可观察,解释清楚,解除患者焦虑。数量多的室早,可针对病因学治疗,如有明显症状,可予以药物治疗。   

    2.器质性室早数量较多,甚至伴有症状时,也不针对室早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而是针对病因学治疗。例如改善心功能、降压、扩冠、改善心肌供血等。                    选择药物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

    3.导管消融:室早数量过多:>8000-10000/ 24小时

              不耐受、不依从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伴有明显症状的室早

影响就业、上学的室性早搏

由于室早原因不能行麻醉及外科手术的,患者有积极治疗意愿

室早介导性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室早诱发室速、室颤

  七、专家共识2009EHRA/HRS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家共识)

     无器质性心脏病推荐消融:

1.单形性VT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

2.单形性VT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或不接受药物治疗。

3.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多形性VT或心室扑动(电风暴)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耐药,并且存在可能的消融靶点。

有器质性心脏病(包括MI病史、扩心病、ARVC/D)推荐消融:

1.有症状的持续性VTSMVT,包括ICD放电终止的VT,反复发作,且抗心律失常药无效

2.或不能耐受,或不接受药物治疗。

3.为了控制无休止SMVTVT风暴。

4.可能导致心室功能不全的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VT或者VT

5.束支折返性或分支折返性VT

6.反复发作的持续多形性VT或心室扑动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耐药,并且存在可能的消融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