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
如何在急诊PCI术中进行血栓抽吸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是因为冠脉斑块破裂所致急性血栓堵塞管腔的结果,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目前STEMI能及时而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实行极有效“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措施和首选治疗策略。但是在急诊PCI手术过程中,常规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时,新鲜血栓或斑块被压碎而脱落(尤其是斑块内分子介质及激活的血小板)常引起血管远端不同程度的栓塞,进而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no-reflow)”。同时也因手术时间较长而加重全身应激反应。这些都是导致病情恶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STEMI患者即刻效果及远期预后。随着抽吸导管的应用,可望将这些血栓、斑块等有形成分及炎性因子、组织因子等无形成分抽出体外,以期解决或减轻血管堵塞和继发的高凝、炎性反应所致的后续相关并发症。TAPAS研究证实,急诊PCI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前应用血栓抽吸术,可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降低无复流发生率,降低1年内死亡率。血栓负荷越重的患者从血栓抽吸处理中获益越大。
一、高血栓负荷特征:
1. 大于参照血管内径3倍以上的长条形血栓;
2. 闭塞近端存在漂浮的血栓;
3. 闭塞近端有>5 mm长的条形血栓;
4. 闭塞近端血管没有逐渐变细的突然齐头闭塞;
5. IRA的参照管腔内径>4.0 mm;
6. 闭塞远端造影剂滞留等。
二、血栓抽吸方法
1.急诊冠脉造影前给予所有患者顿服负荷量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600mg/替格瑞洛180mg,术中给予标准肝素抗凝(100 U/kg)。
2. 按常规PCI操作,沿导丝送入血栓抽吸导管直至血栓病变前约2cm处,持续X线透视,尾端连接50 ml负压吸引装置并开始抽吸;从近端至远端尽可能深地进行负压抽吸,如此重复2~3次,必要时5~6次,根据造影判定效果直至血栓影消失或减少,前向血流改善。
三、血栓抽吸注意事项
1. 抽吸导管头端接近闭塞段时就需要开始负压抽吸;
2. 不仅在闭塞段,在其远段血管也要进行血栓抽吸;
3. 血栓抽吸要有足够耐心,反复认真抽吸,可间断造影检验“罪犯血管”血栓抽吸的效果。
4. 血栓抽吸过程中如停止回血或回血缓慢,常提示可能有较大血栓阻塞抽吸导管,需在负压状态下撤出导管,用肝素盐水冲洗后再行血栓抽吸。
5. 回撤抽吸导管时要保持负压状态,避免抽吸导管内血栓脱落至闭塞血管段近端,甚至引起其他血栓栓塞。
6. 撤出抽吸导管后,要回吸导引导管内血流(有时会回吸出小的气泡或血栓),避免可能出现的气体或血栓栓塞。
7. 血栓抽吸后需向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解除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