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更多内容

小于30岁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

浏览次数:
字号:+-14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重症心血管疾病,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及家庭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心理应激反应亦愈加强烈,青年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有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男性患者占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绝大多数,男性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青年人中男性发病率高,其原因与男性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多、社会及工作压力较女性大有关,上述因素均能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诱发斑块破裂,从而使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青年女性较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这可能与年轻女性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能降低血浆中胆固醇水平,减少并延缓冠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且吸烟等不良嗜好少,从而使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男性

与中老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多来源于糖尿病、高血压等不同,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更多来源于血脂异常、吸烟及肥胖等,这和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国外报道,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吸烟比例为7586%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其可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等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强,而具有血管舒张功能的一氧化氮分泌和合成能力下降,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吸烟还能使血液中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升高,此外,吸烟还可抑制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前列环素,后者则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吸烟是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吸烟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较常见和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戒烟对于青年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还发现,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脂异常以及肥胖的比例明显更高,这可能与青年人多有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熬夜、平时缺乏身体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血脂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可能是此类人群冠心病提早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戒烟酒、合理膳食、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运动、积极面对压力等措施是预防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有冠心病家族史的青年人,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青年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既往有心绞痛症状者较少,考虑原因可能为青年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病程较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对较轻,故而冠脉造影结果多为单支血管病变,甚至于无狭窄病变,梗死相关动脉病变也多以A型和B1型等简单病变为主,提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可能与血栓形成和冠脉痉挛等因素更为密切。同时,由于青年组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轻,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较差,故而临床上多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在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心绞痛症状者明显增多,考虑原因可能为中老年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病程较长,且多伴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长期的高血糖、高血压等作用,可导致血管内膜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以及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与功能障碍,并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狭窄及心肌缺血,故而冠脉造影结果多为多支血管病变,梗死相关动脉病变也多以B2型和C型等复杂病变为主。由于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重,在急性闭塞时侧支循环的建立可能较好,从而临床上多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近年来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甚至小于30岁患者也不少见,若不能及时、正确的治疗,预后多较差,而青年和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则各有其临床特点,青年患者的危险因素多是可以改善或纠正的,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改良饮食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加强运动、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措施,可以明显减少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同时,应在意识上提高对青年人,尤其是30岁以下年轻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惕性,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疾病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症状表现胸腔中央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