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健康养生

心脏起搏器术后

字号: + - 14

6

 

椭圆: 心脏起搏器术后    

 

心脏永久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一旦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它将终年陪伴着你,为了让您手术后能更快的康复,特此向您介绍术后康复指导相关知识,希望对您的康复有所帮助。介绍如下:

对起搏器有影响的设备

1.严重影响,尽量不要靠近高磁场的区域:如高压电缆、电视广播发射台、变电站、雷达地区、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工业磁场等场所。

2.靠近时有影响:大功率对讲机、金属探测仪、链锯、电焊机、电钻、剪草机等。

3.应避免对身体有直接震动或会发出电磁波的电器,如电动按摩床、电磁炉、电热毯等。

4.一些医疗设备:如手术电刀、咖马射线仪器、透热疗法器以及冲击碎石仪器和经皮电刺激仪等可能会影响起搏器的工作,治疗前应向医师讲明安装起搏器情况。可做X光检查,禁止做磁共振检查。

对起搏器没有影响的设备

1.一般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吸尘器、微波炉、电熨斗;办公室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脑、等不会影响起搏器。

2.现在市面上的一般移动电话不会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但为安全起见,使用移动电话时应使移动电话距离心脏起搏器15厘米以上,尽量应用安装起搏器侧的对侧接听电话。

观察起搏器工作情况

1.学会自测脉搏 ,检查脉搏是检测起搏器工作情况极简便有效的方法。

2.每天要在同一身体状态下,如每天醒来或静坐15分钟后,计数1分钟脉搏,观察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否在起搏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3.如果心率少于设定次数或者又出现心慌、头晕、胸闷、黑朦以及不停打嗝等症状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术后肢体活动

1.术后第1天握拳运动:患者平卧,术侧上肢伸直,术侧五指用力伸直,再用力握拳。

6

 

椭圆: 2.术后第2天外展运动:患者呈站立位,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目平视前方,双上肢尽量往两侧平伸,回收再打开,逐渐练到水平位。

 

3.术后第3天前屈运动:患者呈站立位,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目平视前方,将术侧上肢尽量往前伸。

4.术后第4天外展运动:患者呈站立位,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目平视前方,将术侧上肢尽量往后伸。

5.术后第5天旋臂运动:患者呈站立位,上身不动术侧上肢自然下垂,术侧以肩为轴,用力旋前,再旋后。

6.术后第6天攀岩运动:面对墙壁,将患肢手指放于墙壁,逐渐向上爬。

7.术后第7天绕头运动:患者站立位,身体不可弯曲,将术肢抬起从同侧耳部,逐渐在枕后摸向对侧耳后。

上述功能锻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天进行2-3次,每次5-15分钟。

康复指导

1.体力活动要适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术后1-3个月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可适当从事日常工作和家务活动,也可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练气功、种花等低强度活动为宜,手术侧肢体要避免高举、大幅度活动,以避免脉冲发生器和导线发生移位。

2.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心情要开朗、乐观、保持情绪稳定,少生气,戒烟酒,进食不宜过饱,保证充足睡眠。应细心保护埋置起搏器处的皮肤,避免外力撞击,否则会影响起搏器的寿命。

3.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治疗心脏的原发病,心脏起搏器不能根治心脏的原发病,因而病人不能麻痹大意仍需要服用冠心病、高血压病等药物。

4.若伤口出现发热、疼痛或有液体流出等症状,应尽快与医生联系。习惯每天清晨量度脉搏并记录,若有较大异常应及时就诊。

5.术后1月,3月,半年,1年时应联系医生随诊起搏器工作情况,此后每半年或1年随诊1次。在起搏器应用67年后,应每半年或3个月随诊一次,听从医生意见决定是否更换起搏器。

 

6.应妥善保存您的心脏起搏器植入卡,由于心脏起搏器是金属制成,当乘坐飞机安全监测时应出示心脏起搏器植入卡以证明。另外,若有突发事件起搏器植入卡可使医务人员了解你的资料以作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