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更多内容

人文病历

浏览次数:
字号:+-14

 

 
 
人文病历:书写病患疾苦与体验  
 
 
      这是一位79岁的黑人妇女,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很差。我们所能为她做的已经很少了,只能控制症状、缓解痛苦。除非出现医学奇迹,不然她接下来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也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她知道有我们一直陪伴着她,默默地关注她、不时抚慰她。实际上,这也让她临终的感受与众不同。她虽然害怕,但她很宁静;她虽然担忧,但她依然感激医生。在生命的尽头,她正带着尊严平静地离开。
  她就是那种我想做的人。当我面对死亡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样。我希望我的心也能像她那样,在经历人生种种不幸之后,依然那样柔软。接触她之后,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像她这样一个好人,却要面对无尽的虚弱和绝望?我要向她学习。我想听她诉说,想去了解她。能够遇见她并照顾她,实在是我的幸运。”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丽塔?卡蓉教授的课堂上,医学生大卫正向师生朗读这份他亲手书写的“病历”,语速缓慢,感情真挚。为与传统的标准病历区分,这样一份饱含个性体验与灵性反思的病历被称为“平行病历”。  
 
只有听懂他人疾苦故事,才能开始思考如何解除他人苦痛
平行病历这一创新源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的内科医生丽塔?卡蓉“叙事医学”的新思维。自1992年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就将文学叙事纳入医学教育之中。医学生在3年级时必修叙事医学课程,学习倾听病患的故事,以及如何更敏锐地阅读、理解这些故事。丽塔?卡蓉信奉“只有听得懂他人的疾苦故事,才能开始思考如何解除他人的苦痛。”
  将平行病历作为医学生的日常课程,可以从中寻找新的临床医学感悟,譬如了解患者病中的情感变化,包括对医生的依恋;表达对病人与病魔抗争勇气的敬佩,疏解患者疾病中的孤独与无助;与患者探讨宗教话题,解释为何厄运总是降临在好人头上等;反省个人行为中的羞愧之处,表达对疾病的敬畏与谦卑。这对于和谐医患关系也大有裨益。
唤醒人们去洞察生理症状背后的心灵意义层面
  诚然,平行病历也面临困境与诘难,譬如,医生临床工作任务繁杂,难以从容倾听与书写;限于临床伦理和隐私保护,需隐去许多真实的信息,使得病历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医学生语言驾驭能力的差异;技术与文学并行的思维,还有可能干扰实证医学的运行,因而遭到抵制。
  疾病客观呈现的生理症状与个人主观的生病体验意义是并存的。平行病历的意义不在于否定生理症状的事实,也不是要众人漠视医疗的功能,而是为了唤醒人们去洞察生理症状背后的心灵意义层面,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行关联。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