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更多内容

脑卒中筛查与颈血管超声

浏览次数:
字号:+-14

    脑卒中,俗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医药费高的五高特点。

    高危筛查、目标干预是尽快降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之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造成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斑块脱落或是造成血管狭窄、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颈脑血管超声检查以其无创、经济、重复性好被誉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前沿阵地,并已成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检查范围包括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可直观显示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斑块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斑块性质(稳定斑块或易损斑块),并对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进行评估。


一、定期体检

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每年检查一次为宜。可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有无异常,特别是有无房颤或缺血性改变。同时也应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发现异常后即应积极治疗。对于某些易患卒中的家族遗传病,如Fabry病(半乳糖苷酶缺乏性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等的人群,应及时接受遗传咨询,评估卒中风险。


二、重视脑卒中预警症状

脑卒中预警症状:1、突发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或无力;2、突发视力模糊或失明,尤其是单侧;3、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4、突发严重的不明原因的头痛;5、不明原因的头晕、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尤其是伴有上述任何一个症状时。上述症状持续时间可能短到几秒钟,但不论时间长短,只要发生以上预警症状就应及时就医,以缩短院前延误时间。


三、筛查标准

脑卒中筛查的人群为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或者40岁以上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的高危人群。

脑卒中风险评估包括以下8项:

1)高血压病史(140/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房颤和心瓣膜病;

3)吸烟;

4)血脂异常或未知;

5)糖尿病;

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

7)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 kg/m2);

8)有卒中家族史。

注:每一项得1分。


四、卒中筛查

脑、颈血管超声是卒中筛查、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的极基本、极便捷的无创性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症,具有无创伤、费用低、诊断准确率高等优势,不仅能够准确地判断颈部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而且可判断斑块的形态和性质,为临床采取药物干预、颈动脉剥脱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等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信息。适应于:(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筛查;(2)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评价;(3)对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诊;(4)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5)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的患者,脑、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6)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适用于:动脉狭窄和闭塞、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畸形、颅内压增高、脑死亡、脑血流微栓子监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监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监测等。


五.正常颈动脉图像

1.二维超声图像

高分辨力仪显示,颈动脉长轴为与心动周期同步搏动的二条平行光带,光带即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组成。内膜回声较低,纤细光滑,连续性好,呈细线状。中层为暗区带,外膜为血管壁极外层,呈明亮光带,管腔内为无回声暗区,自内膜内缘至外膜内缘为测量管壁厚度的,称Intima Media ThinknessIMT)。

(1) 内径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对20-60岁分5个年龄组测量内径

CCA   6.1mm±0.06

ICA    4.7mm±0.54

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

(2) 对动脉壁不同部位IMT测量

CCA     0.45mm

分叉处   0.41mm

ICA      0.48mm   分叉处略小于动脉干处

2.频谱多普勒

(1)正常颈总动脉血流呈三峰,收缩期有二个峰,第一峰V1大于第二峰V2,双峰间有切迹。舒张期持续低速血流,其流速介于颈内与颈外动脉之间。

 

1.1正常颈动脉频谱


(2) 正常颈内动脉显示低阻型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速上升缓慢,双峰间切迹不明显,呈三峰递减型或二峰型,全舒张期均显示流速较CCA为高,尤高于ECA

.

1.2 正常颈内动脉频谱


(3) 正常颈外动脉,显示高阻型血流频谱,收缩期流速迅速升高,舒张期下降也快呈尖蜂状,舒张期仅少量低速血流。

 

1.3 正常颈外动脉频谱


血流参数测值

CCA   113.56 cm/s      

ED  36.08 cm/sec

ICA/CCA  0.89

RI      0.64 – 0.73

AC     1428.34±974.3 cm/s

依多普勒测量参数可计算出阻力指数CCA 0.5 – 0.75

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峰值速之比<1.5对判断管腔狭窄程度有一定价值。

彩色多普勒    正常颈动脉血流为层流,呈红迎蓝离之血流色彩,管腔中为色彩明亮的高速血流,靠近管壁处色彩略暗淡。

 

1.4 正常颈动静脉血流图


二.正常椎动脉

   1.正常椎动脉二维图像   纵切口为两条平行的细线状回声,管壁整齐,有轻微搏动,管腔内为无回声暗区,椎动脉因穿越横突孔仅在横突间隙呈分节段显示,在其前方有椎静脉伴行,内径约3mm左右侧可不相同,一般多见为左侧>右侧。

   2.频谱多普勒  椎动脉血流频谱与颈内动脉相似,但流速比颈内动脉低。

椎静脉为向心方向双峰血流波。

 

1.5 正常椎动脉频谱


   3.彩色多普勒    在二维图像显示基础上可显示椎动脉管腔内充满彩色血流呈节段状。管壁及血流界限分明,伴行的椎静脉与之呈相反方向的血流色彩。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疾病

房颤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颤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