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常常需要手术矫正。全面了解畸形特征对术前治疗风险评估、方案制订和术后追踪至关重要。
64排双源螺旋CT操作简便,一次扫描可同时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以及心脏结构,为小儿先心病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检查手段,值得推广。
64排双源螺旋CT扫描速度快,Z轴分辨率明显提高,其在心血管检查时只要求心率控制在70~90次左右即可,单次扫描时间一般不超过20秒,可以做到一次屏气完成扫描,一般患儿均能耐受。对于不能合作的患儿,待其睡着后扫描,扫描时间短,检查过程中患儿不易被惊醒,可操作性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UCG)或MRI,更容易被患儿及其家人接受。虽然由于患儿睡着后不能配合屏气,重组图像有阶梯状伪影,但是除了对细小血管的显示稍差外,对于大血管的显示及心内结构异常的显示仍可以达到诊断要求。
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更好地显示先心病的病理畸形。例如通过调整角度使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可以同时观察法洛四联症的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骑跨;用薄层极大强度投影(MIP)可以整体显示肺动脉干及左右干支是否狭窄及狭窄的形态与程度;容积再现(VR)结合断层图像可以更好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的异常;VR可以形象地显示动脉导管未闭等。但是,各种重组方法各有利弊,对畸形的显示应结合各种重组方法,进行综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