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更多内容

向定成:大力推广中国胸痛中心建设

浏览次数:
字号:+-14
CPC实现救治和经济双获益
本次新闻发布主发布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向定成教授介绍说,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er,CPC)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巴尔地摩St.ANGLE医院建立,至今美国“胸痛中心”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其中900余家已经通过认证。
胸痛中心的建立,可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从而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了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与传统住院相比,胸痛中心快速、标准化的诊疗实施方案,医疗费用可减少至传统方法的20%~50%。

 


CPC可显著提高急性心梗救治率
中国CPC处于蓬勃发展期
向定成教授表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胸痛中心已经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国际上也有了较为完善的认证体系。为了推动中国胸痛中心的发展,2010年,业内专家成立委员会,撰写发表了《“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并开始探索中国CPC的认证体系。该体系是在美国胸痛中心协会和德国心脏病学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所确立的认证体系,也是目前国际上第三个CPC认证体系。
目前,我国已通过认证的胸痛中心已接近40家,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认识到建立胸痛中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建设。向定成教授介绍说,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共包括五大要素,分别是:基本条件与资质、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持续改进、培训与教育。

 

多种策略推动CPC落地
“院内绿色通道+区域协同网络是目前我国CPC实施的主要模式”,向定成教授介绍说,“院内绿色通道重在精简流程,在转诊途中完成远程会诊、术前准备等,缩短院外院内连接时间;而区域协同救治可以整合优势资源,并建立可监控、可评估的数据库平台。”
目前,广州、厦门、贵阳、太原、天津等地,或由医院主导自由联合、或由医院借助政府力量调节、或由政府牵头主导,已经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推动CPC落地。

 

随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伟民等专家共同宣布了第四批通过CPC认证的6家单位名单,并进行授牌仪式。它们分别是:沈阳军区总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场的专家透露,还有3家单位在“微服私访”环节没有过关,需整改后重新核查。


 

极后,向定成教授欣慰地表示,CPC的建设已经纳入国家政策,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将更加规范。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

该中心是华中地区首家胸痛中心,中心配备了拥有远程急救系统的急救车,一旦急救医生确诊就可立即通知院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