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典型案例

医生15年后再次“修心门”
为27岁年轻妈妈圆“二胎梦”

字号: + - 14

15年前,为不影响一个12岁小女孩的正常婚育,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副院长陶凉教授为她进行当时极高难度的心脏瓣膜修补手术。15年后,当年的小女孩已是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为了不影响她再次生育及正常生活,近日,陶教授再次为她成功“修心门”。

  2001年,家住湖北省孝感市的丽丽(化名)12岁,从小就体弱多病的她,刚上初中1个月就在体育课上晕倒了两次,父母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患有心脏瓣膜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多方打听下,丽丽的父母将她带到了武汉。经过亚心医院确诊,丽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关闭不全。

  陶凉教授说,“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心脏瓣膜病的主流治疗方式是进行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终身抗凝治疗。这对一个12岁的小女孩来说是非常残忍的,抗凝治疗不仅有可能毁掉她做母亲的机会,而且反复的抽血检查及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将伴随她的一生。如果进行瓣膜修补手术则可以免去终身抗凝之苦。”

  但在当时,能熟练掌握瓣膜修补手术的医生在全国范围内凤毛麟角。幸运的是,陶凉教授正是擅长此项技术的专家。

  [NextPage]2001年9月,陶凉教授成功为丽丽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瓣成形及二尖瓣成形手术。9年后,21岁的丽丽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

  2016年1月,27岁的丽丽感到胸闷、气喘,在当地医院查发现,心脏瓣膜出现病变,建议进行瓣膜置换手术。她执意再一次找到陶凉教授,希望陶教授为她进行第二次瓣膜修补手术。

但再次进行瓣膜修补手术,不仅手术难度比第一次更大,丽丽将承受巨大的手术风险和出血风险。“我还年轻,还想再要一个宝宝,我相信陶教授一定可以帮我实现这个愿望。”

 

2月底,陶凉教授为丽丽成功进行第二次主动脉瓣成形手术,术后恢复良好,今日丽丽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