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亚心医院冷冻球囊消融手术突破350例
近日,67岁的房颤患者张建桥(化名)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成功接受冷冻球囊消融手术,成为该院第350位接受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手术的患者。
据悉,2013年12月,亚心医院在湖北省率先开展世界极新的房颤冷冻消融手术,引起广泛关注。当时,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组曾专程到武汉对该项技术进行专题报道,希望通过节目推广此项技术,让更多的房颤患者获益。
亚心医院心律失常专家韩宏伟教授介绍,截至目前,已有350余名患者在亚心医院成功接受房颤冷冻消融手术,平均年龄65岁,极高年龄82岁,是华中地区开展冷冻球囊消融手术极多的医院。
3月前,张建桥买菜时突发脑梗,经过2周治疗逐渐恢复。出院后,张建桥对自己突然中风感到奇怪,偶然间听说心脏病会引起脑梗,决定到医院彻底检查。3月初,张建桥来到亚心医院,检查发现他患有阵发性房颤,心跳极快时竟然达到150次/分钟。
亚心医院副院长苏晞教授说,房颤的发作与连接心房的4根肺静脉异常“放电”有关,发作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若血栓到了脑部,就可导致脑栓塞。
3月24日,苏晞教授带领介入手术团队为张建桥进行冷冻球囊消融手术。在大腿穿刺后,苏晞教授将带有冷冻球囊的导管送入心房,打开冷冻机后,零下50℃的液态氮输入球囊中,几分钟后,“捣乱”的心肌被彻底冻住,张建桥的心跳恢复正常。
“冰”与“火”之歌
据统计,我国约有800-1000万房颤患者,亚心医院每年接诊各类房颤患者近万人。在“冷冻球囊”技术开展以前,传统治疗房颤的手术是采用“射频消融”技术,即通过射频电流局部加热,把心肌细胞 “烧死”。这种手术耗时长、操作复杂,若“灼烧”不完全,可能还需要二次手术。
与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相比,冷冻消融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风险较低,治疗范围更广泛,复发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能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的痛感,。我国自2013年开展冷冻球囊消融手术以来,已完成近3000例手术,亚心医院成为全国开展此项手术极多的医院之一。
房颤患者中风几率是正常人5倍
苏晞教授提醒,阵发性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极快时可达200次/分,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患者会感到心悸、胸闷、气短或眩晕等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导致许多患者对阵发性房颤不重视,往往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了才来看病。“一旦阵发性房颤拖成持续性房颤,手术治疗效果较差,术中风险也较高。”
“房颤的危害在于会诱发心衰、心绞痛、加重冠心病,并且极易引发脑卒中,”苏晞教授说,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而卒中已成为中国人死亡的首位原因。随着年龄增大,房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80岁以上老人房颤发生率高达7.5%。因此,尽早治疗房颤,才能更好地避免脑卒中等危险的发生。
上一篇: 心慌不重视 一年后竟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