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医生4年两次“排弹”
“蜘蛛人”体内放入1米长人工血管
4年前,患有罕见遗传心脏病的武汉小伙在亚心医院装上一段40厘米人工血管捡回一命。手术后,医生嘱咐他一定要严控血压。因未遵医嘱,他的主动脉血管再次破裂,危及生命。近日,亚心医院再次手术,又为他植入60厘米人工血管,成功挽救他的生命。
“前后两次手术我们一共为他换上1米长的人工血管,这种病例在全国范围内都很罕见。”
27岁的小航(化名)身高187cm,体型瘦长。4年前他在上班时因剧烈背痛晕倒,送至亚心医院,发现他患有高血压,主动脉弓部血管内膜撕裂,诊断为A型夹层。同时,医生发现,小航的妈妈也曾经因相同的疾病在亚心医院接受手术。结合小航的病情,心外科副主任陈绪发教授确定他患上了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马凡氏综合征。
经过紧急手术,陈绪发教授为他换上人工血管,并植入大血管支架。
由于马凡患者的主动脉血管壁非常脆弱,极易因血压增高而导致血管破裂,出院时陈绪发教授再三叮嘱小航,回家后必须按时服药严格控制血压。
可是随着身体的慢慢康复,小航开始反感吃药,“哪有年轻人天天吃药的,我身体好的很。”倔强的小航认为自己已完全康复,不需要再吃降压药,甚至连家人的劝说都会让他大发脾气。
今年3月底,小航觉得头疼难耐,连续一个星期都无法入睡。4月1日凌晨12点,他突然感到后背到腰部一阵撕裂般的疼痛,浑身大汗不止,想到自己应该是再次发病,他赶紧赶到亚心医院。
果然,医生发现小航的血压高达170毫米汞柱,从胸部到腹部的主动脉血管壁内膜破裂,原本2厘米粗的血管已扩张至8厘米粗,形成巨大的主动脉夹层瘤,并且小航右肾的动脉血管完全闭塞,右肾梗死。
心外科符竣教授解释“主动脉的血管壁分为内膜、中层和外膜三部分。主动脉夹层,就是血管壁的内膜破裂,血液涌到中层和外膜里面,而外膜一旦破裂,人就会马上死亡。”。
4月6日,小航被推入手术室,在心脏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心外科符竣教授用两段共长60厘米的人工血管分别替换胸部、腹部主动脉血管,并与各重要器官的血管成功连接。
“虽然手术成功拆除了他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但小航的右肾功能已经无法恢复。”手术后符竣教授无不遗憾的说。
“都是我的犟脾气害我差点丢了性命,感谢医生第二次救了我。”即将康复出院的小航将医生开的药仔细装好,再也不敢任性了。
符竣教授提醒,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有明显的体征,如全身细长,手长脚长,臂展大于身高,俗称“蜘蛛人”。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注意尽早排查,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