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是发生于心房内的、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心律失常。当心房异位起搏点的频率达250~350次/分,心房收缩快而协调为心房扑动。若频率350次/分且不规则时,则为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与颤动的病因基本相同,极常见者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其次是冠心病、甲亢性心脏病、心肌病(包括克山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其他还有缩窄性心包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少数阵发性房颤找不到明显病因,称特发性房颤。近年来有人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或传导组织退行性变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因素有关。
心电图可以明确诊断。
房扑或房颤发生后还易引起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临床上以脑栓塞极为常见,常导致死亡或病残。
除对病因和诱因的治疗外,重点是尽量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和防止复发,预防血栓和栓塞的发生。减轻症状是有效控制发作时的心室率,首选西地兰稀释后缓慢静推,低血钾和药物中毒时禁用。亦可选用胺碘酮或心律平稀释后缓慢静推。慢性房扑或房颤时可口服地高辛,或胺碘酮,控制心室率在70~90次/分。预防房扑房颤复发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消融治疗是目前极有效的治疗手段。预防血栓和栓塞可用肠溶阿司匹林,或华法令及新型抗凝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