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ICU里的小“情书”
在很多人眼里,ICU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科室,可以亲身见证生命的奇迹;也有人认为ICU是一个又脏又累的科室,生命的重担让这里的医护人员时常眉头紧锁;还有人说,ICU是个激烈的战场,每天与死神赛跑........其实这些都没错,对于很多人来说,ICU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为了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医护人员严守ICU的隔离制度,“谢绝探视”几个字在保护了患者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拉开了我们和家属之间的距离。
实际上, ICU的团队每天都在忙而有序地工作着,每次接收新的手术病人、抢救各类临床急症时,医护间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正是这支出色的医护队伍使得一个个珍贵的生命一次次的转危为安。除了这样的专业素养,ICU也是一个充满关爱的地方......每天下午两点是医生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的时间,相信这也是所有家属极期待的时间。此时的医生就是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传话筒,“今天张爹爹拔完管,中午吃了一点儿稀饭了,恢复得不错,他说他想喝点牛奶.......”“李婆婆今天能配合咳嗽了,今天表现不错.......”每天的担心会在这样的话语中得到些许安慰。可是家属对自己亲人的牵挂,哪里是一两句能说得完的呢?
十一月,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特别多,很多患者都是急诊入院,急诊手术的。现在住在5床的王叔叔是一名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虽然手术很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术后病情极其危重,己经是术后第三天,还没有苏醒的迹象。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响起,又是王叔叔的女儿,她总是在其他家属离开后再次按响门铃,我接过她递进来的湿纸巾和信笺,我们称这样的信笺为小“情书”。准备关门的时候,她再次问我“我爸爸醒了吗?”看到她期待的眼神,我实在不忍心直接回答她,其实她刚听完病情不到一个小时,想必她是希望这一个小时会有好的进展。我只能笑笑对她摇摇头,这时候我分明看到了她闪烁的泪光和深深地失落,但她还是对我浅浅一笑,说了一句“护士,每天辛苦你们了”!看着这个同龄的女孩,想想如果是我爸爸出现这种情况,我肯定没她坚强,不禁心疼起她来。这个时候就是想要给她一点安慰“你写的小纸条我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反复念给你爸爸听,他一定会很快醒过来的..........”她很感激地离开了。来到王叔叔床前,我拿出她女儿写的小“情书”:“爸爸,今天已经是手术第三天了,你怎么还不睁开眼睛看看我们,毛毛天天在家喊爷爷,家里的花这些天都没人浇水了,您再不醒来就要干了.....”作为一名护士,其实我也不知道对着一个延迟苏醒的病人念这些到底有没有用,可是这是作为一个子女想要为家人做点什么的初衷!第四天的早上,王叔叔真的醒过来了,并且顺利的拔除气管插管,可能有人会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巧合,但有很多事情不必非要用科学来解释,这对病人和家属都是一种心理安慰,对我们是一种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的信念!
ICU每天会收到不止一封像这样的小“情书”:“妈妈,加油!一定要早点醒过来,我们等您回家.......”“爸爸,你一定要听医生护士的话,好好配合,我们都在等您!”“老头子,你一定要挺过来.......”“宝宝,加油,一定要早点好起来,健康快乐的成长.......”每一个ICU的护士拿到这样的小“情书”时都会很认真的读给病人听,生怕这份牵挂和期盼我们没有传达给患者。
ICU里的小“情书”不仅仅是家属对病人的期盼,也是对我们所有医务工作者的提醒。美国医生E. L. Trudeau的墓志铭上写到“Sometimes cure, always help, often comfort有时去治愈,总是去帮助,常常去安慰。”照顾患者的工作更是琐碎,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但它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在工作中,确保患者的安全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但对病人来说,我们流露出的关爱和严谨的职业素养或许正是建立彼此信任的桥梁。 就让那一颗想要去帮助别人的初心,永远地保留在每一位ICU医生护士的心中吧!
上一篇: 不忘初心 不负光阴
下一篇: 测血压,就在清晨服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