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揭秘ICU】
生死之间,只隔着一个ICU

字号: + - 14

 

 

 

人们常说:生死之间,只隔着一个ICU。

在普通人的想象里,这里有许多的恐惧与害怕,但我想告诉你:这里有阳光,有音乐,更有脉脉的温情。

带来这一切的是一群奋斗在生死边缘,只要有一丝的希望就会倾尽全力的医护工作者,他们日日夜夜坚守在临床一线,与躺在病床上的患者、与守候在门外的家属们一起,Fighting!

 

 

 

 

 

 

01

让我留在ICU吧,你们照顾得真好

肺癌+冠心病的大叔

 

 

一位不幸罹患肺癌+冠心病的大叔,亚心医院的外科陈主任与同济医院的潘教授双剑合壁,成功地实施了肺癌切除+冠脉搭桥手术。

 

在心肺康复的过程中,大叔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最严重的时候血中含氧量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

 

危难之时显身手,ICU的医护人员从治疗方案,抗生素的运用,肺部体疗,肺复张,清理呼吸道,到俯卧位通气,气道管理,营养支持,康复锻炼,心理支持,无一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大叔低氧的时候需要趴着,为了让大叔趴着舒服,我们在他的脸上、肩膀、胸前、骨盆、膝盖、脚踝全垫上了柔软的小枕头。用纯棉的保暖套包住大叔的手与脚,让他感到温暖。

 

为了让大叔的肌肉与关节保持活力,我们每隔四小时就按摩与活动大叔的全身肌肉和关节,有效地避免了大叔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为大叔的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叔卧床时间久,下床活动十分困难,为了让大叔早日回归社会,我们在大叔的身旁保护着他,鼓励他一步一步的前行,陪伴他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迎来生命之光。

 

大叔的儿子对我们说:“谢谢你们的照顾,无论结局如何,我都感谢你们。”

 

三十个日日夜夜的守护,几次把大叔从死亡的边缘奋力地拉回来,大叔一天天的康复,大叔握着我们的手说:“让我留在ICU吧,你们把我照顾得真好…”

 

 

02

活着的感觉真好

心脏破裂+大出血的阿姨

 

 

一位心脏破裂大出血的阿姨,病情万分凶险,外科与ICU齐心协力,一边进行大抢救,五条通路同时全速输液,同时立即行ECMO,与死神赛跑,硬是把阿姨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术后阿姨心功能极差,ECMO辅助时间长。ICU的医护人员想尽办法,帮助她一天一天好起来。

 

术后很多天,阿姨的腹胀腹痛一直不能好转,每天摸着肚子痛苦的呻吟。为了缓解阿姨的痛苦,护士小姐姐们只能为阿姨灌肠治疗。但是传统的肛管又粗又硬,怎么润滑都不行,阿姨根本受不了。

 

为了能缓解阿姨的痛苦,聪明的小姐姐们又开动脑筋,不仅选择更大剂量的灌肠液,通便效果更好;而且用更细更软更长的胃管来代替肛管,使阿姨没有痛苦,解决了阿姨的腹胀腹痛症状。

 

阿姨每天早晨对我们招手,让我们陪她讲话,医生护士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终于战胜了病魔。

 

03

我每天都能听见“妈妈”的呼唤

三次+复杂心脏手术的小朋友

 

 

小朋友才五岁、历经三次很复杂的心脏手术。

 

术后多器官功能出现衰竭。在ICU内行血滤治疗、腹膜透析治疗、带气管插管17天;同时她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照顾她的医生护士每天呼唤她:“安安、宝贝安安、听得到护士妈妈的声音吗?!…”轻轻抚摸她的肢体,按摩她瘫软的肌肉,并且循环播放她喜欢的音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出现了,目前小朋友神志清楚,肌力恢复,已经开始自己吃东西了。“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妈妈,我想喝养乐多”……

在很多人心里,ICU就像是地狱,患者身上都插满了各种各样的管路,被各种监护仪器捆绑在病床上不能动弹,没有家属的陪伴,还要饱受病痛的折磨,徘徊在生死边缘。

 

但只有我们知道,在ICU里,虽有着疾病恐惧、人间冷暖,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对健康的渴望。

 

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陪伴,呵护——

 

? 我们要告诉病人,你活在几点几分

 

(重症监护室里的窗)

 

不知道几点几分,没有盼头的日子,比坐牢还惨。

我们的医生护士每天都会告诉病人,现在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这让每个病人都知道自己的生命还被记录着,还活着,还有希望。

 

? 我们要告诉病人,今天发生的新闻大事件

 

 

不看新闻,就会与现实和主流社会脱节,肉体的折磨尚可治愈,精神上的孤寂才是最惨的。

 

我们给病人听收音机、读报纸,让病人了解最新发生的新闻。

 

? 我们尝试让音符跑进ICU

 

 

你能在我们的ICU里看到这样一幕:上着呼吸机的病人戴上耳机,听着班得瑞、久石让的音乐,虽然身体不能起舞,但脉搏却随着悠扬的音符在律动。

 

希望音乐,能带走他们的苦闷和伤痛。

 

? 我们让病人在ICU里“踩单车”

 

以前我在视频上看到国外一些病人,吹着呼吸机、全身插满管子,却还能下床满地跑,觉得真不可思议,现在,我们也做到了。

 

我们把康复训练搬到了ICU里,让病人踩着单车,跟着音乐打节拍,进行训练。

 

为了搬动他们下地,每一次我们都累得大汗淋漓,有些护士因为长期负重,不得不带上了托腰带。

 

但我们依然要坚持,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早点康复回家。

 

我们让家属陪伴在身边

 

 

很多ICU都不允许家属探视,顶多让你隔着玻璃看一眼。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最需要家人的时候,你就在眼前,却不能相见。

 

而我们每天下午3:00,会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对有需要的患者,我们会请他的家属做好隔离防护进入ICU,与我们一起参与到病人的康复计划中。

 

我们用“许愿墙”让家人寄托相思、相互鼓励

 

 

许愿墙上贴满了家属们的“心语心愿”,他们中有焦急等待宝宝康复的父母,有为父母祈福的儿女,也有为妻子加油打气的丈夫。

 

这一张张许愿贴,都守护着亲人们,同时也感动着我们。加油!

 

我们用特殊的方式和暂时不能说话的病人沟通

 

 

有些气管插管或是聋哑的病人,我们用手工画来和她们交流,告诉他们该吃药了、该吃饭了……

 

简单的图画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病人无声世界里的一抹色彩,尽管病人听不见,也表达不了,我们要用色彩给予他温馨的关怀。


我们用换位的方式感受病人之感受

 

我们转变角色模拟患者切身体验日常工作中一系列护理操作。

 

 

吸氧舒不舒服?自己试一试才知道。约束紧不紧?自己系一系才知道。口护棉棒到底湿点好还是干点好?自己尝试了才知道。

 

 

 

 

 

 

 

 

 

有的患者出院时,会和我说,以后住院,还要到你们ICU来。

我说,可别啊!我宁愿你们永远不要再来。

但真有那天,我们希望ICU里,没有人再心生恐惧。

 

我们是谁?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ICU)全体医护人员。只要有一分生的希望,我们就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