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典型案例

即将踏入大学校园,19岁藏族姑娘在汉免费补心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今年,湖北省医疗队再次走进西藏山南地区,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义诊筛查活动。共有7名患儿来汉接受免费治疗。

23日上午,此次来汉治疗的西藏患儿中,年龄极小的尼玛扎西和年龄极大的次仁央金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顺利手术,成功补心。

“这里好热呀!”19日上午,当19岁的次仁央金第一次走下火车时,武汉的高温让她吓了一跳。这时,11个月大的尼玛扎西早已在妈妈的小背篓里睡着了。经过45个小时的火车,一路的颠簸。央金早已将这个不满1岁的小宝宝当作了自己的小弟弟。

次仁央金来自曲松县,是这次来汉治疗患儿中年龄极大的孩子,大家都亲切的叫她“阿佳(姐姐)”。今年高三毕业的她考上了西藏农牧学院,是一名准大学生。15岁时的一次体检,医生听出她心脏有杂音,但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一直没有治疗。

央金是家中极大的孩子。因家庭贫困,小她一岁的妹妹,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跟着爸爸在矿上打工。看到家人为了凑齐自己和弟弟的学费,受尽艰苦,央金得知自己患有先心病后,甚至曾经有过放弃治疗的想法。在难受的时候,央金有个极大的梦想,就是以后能当上医生,为更多的人减轻病痛。

这次能来到武汉亚心医院接受免费治疗,央金的心中只有感谢。经检查确诊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当得知自己手术后3天就能康复出院,能赶上开学仪式时,央金和妈妈高兴的合不拢嘴。

11个月大的尼玛扎西来自加查县,7个月大时在当地医院发现心脏有杂音。这次来到武汉亚心医院,经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第一次带小扎西出远门,又听不懂汉语,这让扎西妈妈感到有些焦虑。可来到医院后,发现病房里都换上了藏语标识,不懂的地方医护人员耐心为她解释,央金也当起了她的小翻译。得知小扎西即将手术,扎西妈妈连连说:“扎西德勒!”

上午10时,两个孩子的手术都已顺利完成,转入重症监护室监护,亚心医院心外科主任陶凉教授介绍到,为央金实施的是介入封堵术,术后3天即可康复出院。为小扎西实施的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一周左右可康复出院。

在西藏高原,由于高寒缺氧,卫生条件落后、营养水平、母体叶酸缺乏等因素,导致西藏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受经济条件和现有医疗技术水平限制,许多当地的先心病患儿错失治疗时机,给家庭带来痛苦。

2012年,亚心医院曾先后两次派出先心病专家团队,携带心脏超声仪器,翻越千山万水,为山南地区600余名藏族儿童义诊筛查,并将其中14名藏族患儿接到武汉接受免费手术治疗,并全部治愈康复回家。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心外科

心外科

心外科心外科,由9个病区、重症监护室(ICU)、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成人恢复室、手术室、心外科导管室…

心外科

相关专家

< >

相关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