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出生先心病儿数量大 7-10‰
出生后危重发生率高 1/3-1/2
危重者死亡率高/肺血管病变发生率高
国际优秀中心:80年代前后即开始急症处理
我国80年代末开始急症手术,进展慢
二、我国婴幼儿危重先心病急症
手术少的原因
观念落后(医护人员,群众)
缺乏应急的医疗班子
围术期的诊断、治疗的技术和设备缺乏
病家的经济能力
提出的原因:
国内
1 大多数病人没有医疗保险:没有重病人的望而生畏,增加手术死亡、等待
2 早期手术概念落后
3 诊治模式落后
4 重要脏器保护不力
5 手术及围手术其技术落后
90年代中期提出急诊手术的概念和实践
国外:
80年代提出危重新生儿、小婴儿早期手术死亡率5-10%
90年代末、低体重、未成熟儿手术 死亡率20%
21世纪初,胎儿介入治疗临床实践
三、急诊先心病手术的病种
(一)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TGA)
证状:低氧血症、肺高压
发病率: 先心 9.9%
人群 0.2‰
死亡: 1周 28.7%
1月 51.6%
1年 89.3%
手术死亡:Senning 1.2-4.8%
ASO 11%
(二)室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
证状: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发病率: 1%
自然死亡:1周 25%
2周 50%
6周 85%
手术:一期手术B-T分流,
RVOT-PA补片
死亡:6.7-60%
二期手术:生理纠正、双室修补
(三)肺动脉瓣狭窄(PS)
症状: 似 PA/IVS
发病率: 先心病 10%
自然死亡: 15% 1个月
早期手术: 死亡率 0.5%
(四)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回流
(TAPVC)
症状:低氧血症、肺高压
自然死亡:平均 7周(梗阻型)
3个月50%
1岁 80%
手术死亡:13-25%
(五)四联症(TOF)
症状:低氧血症
发病率:先心病 12-14%
人 群 0.1%
自然生存率: 6月 60%
2岁 50%
5岁 40%
10岁 20%
手术死亡: < 1岁 上↑
> 1岁 3-5% (<10%)
(六)完全性房室隔缺损(CAVC)
症状:心衰、肺炎、肺高压
发病率:人 群 10/5.6万
自然死亡: 2岁 80%
手术死亡:
轻 5%(3-10%)
重 13%(8-20%)
(七)永存动脉干(Truncus)
症状:低氧血症、肺高压、心衰
发病率:先心病 0.4-2.8%
自然死亡:平均 5个月
1月 50%
6月 65%
1年 75%
手术死亡: 14%-39%
(八)主动脉弓中断(IAA)
症状:低氧血症、心衰、肺高压
发病率:先心病 1.5%
自然死亡: 1周 75%
平均 4-10天
手术死亡: < 2周 10%
(九)主动脉瓣狭窄(AS)
症状:左心衰竭、猝死
(1-19%)
自然史:
AS(轻)45→中重度(20年)
(中) 60 →重 (10年)
手术: 死亡 10%
< 1岁 75%
儿童 < 2%
< 25岁 18%
(十)主-肺动脉隔缺损(A-P SD)
症状:似PDA,VSD
发病率:先心 0.2%
自然史: 肺高压
手术死亡: 13-20% (与年龄相关)
(十一)右室双出口(DORV)
症状:似TOF或VSD
发病率:先心病0.72%
自然史:似TOF或VSD
手术死亡: 10%-15% (根据类型)
(十二)三尖瓣闭锁 (TA)
症状:低氧血症、肺充血
发病率:先心 3%
人群 1/1.85万
自然死亡:
6个月 50%
1岁 2/3
10岁 90%(肺血多少)
手术:肺血多 , PA环缩
肺血少, 分流术
生理纠正术, 3.8-23%
(十三)单心室 (SV)
症状:似 TA
发病率:先心 2.7%
自然死亡: 7岁 50%
手术:生理性纠正 22%
(十四)室缺肺高压 (VSD/PH)
症状:肺充血、肺高压、心衰
发病率:先心 20%;
人群 2/1000
自然史:关闭 <5岁 20-50%
5-7岁 <5%
右→左分流 20-30%
手术死亡: 根治:新生儿期 5-10%
(十五)动脉导管未闭 (PDA)
症状:心衰、肺炎、呼吸窘迫
发病率:先心病 16-21%;人群1/200
自然史:自然关闭 < 3月
手术死亡: <1%
三、急诊手术的处理
(一)加强危重先心病急诊手术的群体意识
1.背景
先心病是常见病
1岁内 50% 危重状态,不治夭折
新华儿内ICU: 先心病死亡率47%
(91-95)
平均死亡年龄4.4月
2.群体协作:心内、心外、影像、麻醉
监护、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