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
小儿心律失常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孩子出现心慌、心跳过缓、心跳过速或心律不齐等现象时,很多家长认为是患了心律失常,急着让医生开药治疗。我院专家提醒,要正确辨别心律失常疑似现象,并不是所有小儿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首先要判断孩子是真的发生心律失常还是属正常范畴。孩子心率由于其年龄小,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衡量,其正常范围因年龄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有些孩子即使心跳过快,那也是属于正常范围。即使是同样的心率在同样的年龄也无法判断它是正常还是异常。小儿心率失常的诊断极科学的还是要依据听诊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动过速都是由于生理因素引起的,不需要治疗,经过调整生活方式和休息能够得到缓解。但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炎的伴随症状就要谨慎对待,到医院治疗。
预激综合征、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房颤等,大部分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否则对身体有损害。尤其是房颤,不但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产生头晕眼花、胸闷、疲劳乏力、气促的症状,而且会损害血液循环系统,其极大危害在于增加了脑卒中和猝死的危险。
小儿心律失常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关键是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对于生理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可以从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和充分休息得到缓解,无需治疗,而器质性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心脏病引起的,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正规、规范的治疗。小儿心律失常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良好,成功率达到60%,药物治疗无效的可以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