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
亚心医院心律失常手术量居全国前列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心律失常手术量居全国前列
本报迅 昨日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获悉,该院目前已完成各类心律失常手术8900余例,手术成功率99%以上,与发达国家领先医疗水平相当。
据了解,亚心医院一直致力于心律失常治疗的规范化管理及研究,医院配备了三维标测系统(CARTO)、Ensite3000、双源CT、64排螺旋CT等各类优秀设备,成立了心律失常治疗小组,由心律失常专家门诊、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导管室、心律失常科研交流中心和生理实验室等部门构成。
自2003年起,医院先后邀请德国Asklepios临床电生理实验室、香港港安医院、丹麦皇家医院电生理室等国际心血管领域专家来院开展学术交流。2006年,举办“2006年房颤暨心律失常治疗进展全国巡回演讲”湖北站活动,吸引200多位医生参加,搭建了一个共同探讨房颤治疗新技术的学术平台。
近年来,亚心医院率先在省内开展了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规及Ensite指导下的消融术等技术,使心律失常治疗更精确、更安全、更有效,为更多久治不愈的心律失常患者解除痛苦。
据了解,亚心医院射频消融手术量居中南地区首位,全国第二位,其中年龄极大的为87岁,年龄极小的才4岁半。房颤射频消融手术量全国第六;ICD、CRT起搏器手术量全国第九。
严重心律失常可引发猝死
正常人的心脏“电路”布局十分有规律,心脏起搏点按一定的节律在电路上传递,因此心脏才能像钟摆一样按照节律跳动。如果心脏起博点节律出问题或是传递中某处多长出一根电缆,或是出现“断路”现象,则会使心跳节律跳动不规则,则称为心律失常。
心脏跳动一旦失去了原有规律,人就会感到不舒服。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心悸、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和晕厥等。心律失常病人轻则影响睡眠、工作及日常生活,严重甚至会引发猝死。
因此,人们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应警惕自己患了心律失常,须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心律失常很容易被患者忽视,或是当作其他疾病来治疗。其实,依靠常规心电图等就可检查诊断心律失常,进一步排除或明确诊断可做心脏超声、运动测试、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tler)、食道心电图等检查。
成功治疗上百例心律失常患者
2009年9月,国际著名的心律失常治疗专家、美国心律协会常委、俄亥俄州立大学心外科心内科Charles J. Love教授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与亚心医院介入医生同台手术,共同切磋心脏起搏领域的优秀“技艺”——CRT-D(带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
亚心医院心内科苏??主任介绍,对于因各类心脏病导致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而言,CRT-D是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方式,安装CRT-D后,可以使心脏明显缩小,心功能增强,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
心律失常传统治疗方法为安装CRT(起搏器)或ICD(体内自动除颤转复器),但是这两种方法或者只能治疗心衰,或者只能在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电除颤复律,无法同时解除两种危险。
CRT-D却吸取了两种传统治疗方式的优点,可以同时起到治疗心衰和挽救生命的作用,相比而言,其费用也较为昂贵。
CRT-D技术研究始于1995年,1998年美国极先用于临床。目前,我省能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仅有4家左右。亚心医院自2005年开展此技术,目前已成功完成近100例,是我国开展此类手术数量极多的医院。
心律失常常规手术治疗方法
1、快速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律失常的种类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跳频率快于正常心跳的一类规律的心律失常,和提前出现的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等不规律的心律失常,是射频消融术所能治疗的范畴,一般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房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
亚心医院自2000年4月6日开展第一例射频消融术,目前该手术已成为亚心医院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规方法,手术成功率可达到95-98%。且创伤小,痛苦小,安全性好,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和青睐。
2、缓慢型心律失常——永久起搏器植入
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植入起搏器,即为心脏安装上一个全新的起搏传导系统。在植入起搏器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植入前的日常活动,并且由于心脏可以正常跳动,生活质量会得到更大改善。
起博器不仅仅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对其它类型的心脏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同样功效卓著,它帮助百万病人延续生命,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在亚心医院,这是一项常规手术,每年有大约300人接受它。其中,年龄极大的为92岁,年龄极小的仅2岁。
选择起搏器
适合自己的是极好的
心脏起搏器其实是个笼统的说法。大概分为单腔起博器、双腔起博器、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CRT(三腔起博器),以及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技术的CRT-D(带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人工电脉冲辅助心脏的天然起搏器——窦房结发出信号来刺激心脏起搏。治疗心跳过快的ICD则正相反,它通过释放高能量电击或快速起搏脉冲来使心律恢复正常。
人类的心脏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进化出了多个心房心室。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携带氧气的新鲜血液和输出的“陈旧血液”循环过程分开。这也使得心脏起搏器需要根据适应病症的不同,区分出单腔、双腔、三腔等类型。一般来说,腔体越多的起搏器功能更强大,价格也越昂贵。但并非腔体越多越好,也是根据使用上的需要而有所不同,适合患者心脏的才是极好的。
案例一
七旬老翁心脏扩大近一半
三腔起搏器成“救命恩人”
春节期间,儿女孙子们陆续回来团聚,黄冈的邱老家里热闹起来,76岁的邱老十分感慨:“要不是安装了三腔起搏器,我就没办法和孩子们一起过新年了。”
2009年3月初,邱老胸闷难受,紧接着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到当地医院进行治疗,但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之后,邱老一直通过药物在调整,前后在家中又晕倒了几次,极久一次长达2个小时。
经亚心专家讨论,建议邱老安装目前极为优秀的带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CRT-D。安装CRT-D后,可以使心脏明显缩小,心功能增强,并且在心脏停跳时能自动除颤帮助心脏恢复跳动。
2009年12月,邱老再次到亚心医院复查,医生发现其心脏明显缩小,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且老人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案例二
13岁男孩心脏停停跳跳
射频消融术平复“异动”的心
昨日,记者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获悉,该院刚为一名13岁的小男孩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成功解除了困扰他一年余的病症。
据了解,这个名叫成成(化名)的小男孩来自孝感,自一年前开始在活动(如跑步)时会发作心悸不适,每次发作都会持续一段时间,休息后又会有所好转,但每次心电图检查都提示频发室性早搏。去年11月5日开始,他连续三天发作心悸,自觉心跳5-6跳后停1-2跳,心电图检查提示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父母带成成辗转多家医院,均无法治疗。由于这个症状和心肌炎的病症相似,多家医院均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李振主任介绍,不少室性早搏患者常常被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或冠心病,因此而耽误了治疗。患者早博的次数如果占到心跳总数的15%以上,就有可能出现心功能下降,会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必须进行药物或者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有效率约30%。
术后,成成异动的心终于恢复了正常心跳,不再感到心悸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