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
武汉马拉松的跑友们
,你们准备好了吗?
4月14日,
2019年汉马就要火热开跑啦!
也许你是第一次来参加马拉松的新手
也许你是一个征战多年的“老司机”
一次马拉松,让我们相遇
在最美季节的武汉,你会爱上这里吗?
爱上这里的跑道, 爱上这里的大湖大桥, 爱上这里的跑友们! 完成一次马拉松, 曾被视为是健康的象征, 但我国几乎每年都有 跑马拉松猝死的报道出现。 据统计, 从2012年—2017年, 共有15人在比赛中猝死。 最实用的“防猝”指南 赛前训练 1.足够训练周期 参加半程马拉松,最基本的要保持赛前8周有规律的连续跑步训练,如果是全程马拉松,这个周期需要增加至12周。当满足如此标准,原则上可以杜绝在比赛过程中危险事故发生。 2.足够的长距离跑步训练 长距离跑步训练通常为25~30公里,需要训练者单次不间断完成。此种训练的强度差可模拟真正的马拉松比赛,如果能够连续6~8周(每周1次)完成训练,而未有任何不良反应,但从概率角度来讲,在实际比赛中出现危险事故的几率也将极大下降。 日常习惯 1.必要的体检 马拉松猝死,主要是心源性猝死,一些看起来比较健康、但存在潜在心脏疾病的年轻人则更容易因不知情而“中招”。平时安静时看不出来,但是在大强度的运动下就会发作,导致猝死。 建议参加马拉松赛长跑的人,在参加比赛前一定要到专业医院进行运动前体检。主要是以心肺功能为主的体检,最好做一个平板运动负荷实验。 做这个实验可以帮助诊断受测者是否患有隐匿性心脏病;其次,可以找出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最大心率并评估其运动耐量。 亚心医院体检中心给予马拉松爱好者 赛前“平板运动负荷实验”检查 ▽ 2.规律作息习惯 快节奏、高压力、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这对身体的损害程度超乎想象。 保证良好的休息,对心脏的压力要小很多 长期熬夜,不规律的生活,直接导致心肌缺血、心律不齐等症状,在马拉松比赛中,心脏处于超高负荷状态下,长期不规律生活对心脏造成的隐形损害被放大,意外发生概率增加。因此,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对马拉松比赛中危险事故发生概率降低,有间接影响。 3.良好的饮食习惯 大量、高频饮酒,脂肪、糖类含量大食物摄入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平常养成少盐、少糖、少油的健康饮食习惯,能保护心脏,即为间接降低马拉松比赛中心脏出现问题的概率。 比赛策略 1.避免冲刺 在绝大多数马拉松猝死事件中,事故发生位置距离比赛终点都很近,这说明最后阶段的冲刺是导致猝死时间发生的诱因。 比赛最后5公里避免冲刺 经过数小时的高频输出,心脏处在疲劳状态,如果最后阶段骤然增加速度,心输出量随之大幅度增加,其承受压力增加,此时的心脏极其容易出现问题,特别身体存在隐患的跑者,必然导致不适。身体反应会因为疲劳程度增加,敏度度降低,对危险信号来不及反应。为避免意外出现,最好“一刀切”,在距离比赛终点5公里内,放弃盲目冲刺。 2.辨别身体发出信号 在马拉松比赛中,身体需要承受高强度压力,自然会放出某些信号,当某些信号出现时,是在告诫你必须放弃。 注意身体发出的明显的停止信号 最直接的信号是胸闷、心悸、出虚汗,这是心脏压力过大的典型表现,应该立即停止;根据训练中掌握的心率规律,对照马拉松比赛中心率变化,如果出现超过40%以上幅度的增加,应该立即停止。 珍爱生命 量力而行 懂得放弃 给自由奔跑的勇士们点个赞
赛前保证6~8次长距离训练次数少盐、少油、少糖,心脏负担降低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