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
警惕丨胸痛无小事!这颗“地雷”一旦引爆,生命进入倒计时!
主动脉是人体内直径最大的血管,它从心脏出发,延伸到腹部,是血液循环的“主干线”。源源不断地为身体各个器官供应血液。
一旦主动脉出了问题,人的生命就进入倒计时。而其中最为凶险的“主动脉夹层”,急性发病期的死亡率高达75%!
下面有请
亚心医院心外科病区主任符竣,
为大家科普《主动脉疾病》的相关知识。
本期大医生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心外科病区主任 符竣 介绍:主任医师,副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病区主任。 现任中国血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和参与各类心脏外科手术6000余例,完成胸主动脉置换等各种类型的大血管手术约500余例,在国内率先开展双轨道技术保留主动脉瓣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 擅长:急重症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及瓣膜置换、瓣膜成形、冠脉搭桥、房颤外科射频消融术、先心病手术及各类微创手术。
“主动脉夹层”听起来很陌生,患病人数不多,但是容易致命。符主任介绍, 这是一种起病较急,发病迅猛,死亡率高的大血管急症。一旦发病,极为凶险,每小时的死亡率上升1-2%,48小时的死亡率达到50%!
主动脉直接起始于心脏,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管,也是向全身各部输送血液的主要导管。作为人体动脉的主干道,所有重要的大分支动脉都是由主动脉发出的,保证心脏泵出的血液能够及时运往全身。
它的形状,像是个大大的问号。问号的起始部分也就是从心脏发出的这一部分主动脉,就是升主动脉;问号下降的这一部分,也就是相对平直的这一部分是降主动脉;中间这一部分比较弯曲的地方叫做主动脉弓部,可以见到由它来发出头臂血管给头部供血。
正常的主动脉有三层结构:内膜,中层和外膜,正常状态下血液在内膜以内流动,当内膜出现破口,血液进入主动脉壁,就形成了所谓的“夹层”,此时血液是在外膜和内膜形成的新管腔内流动。
随着时间流逝,就像吹气球一样,越来越多的血液流到“夹层”里,但是无法流出。一旦急性主动脉夹层破裂,血液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出,患者也会在顷刻间死亡。
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的突发性胸痛,呈现刀割痛或者撕裂痛。一般由胸部向胸前或者背部放射,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跟冠心病的疼痛不一样,冠心病疼痛相对缓慢。主动脉夹层的疼痛可以让病人产生濒死感。也可能出现转移性的疼痛,如背痛、腹痛等,原来是胸口疼,很快转移到腹部疼,这时要提高警惕。
约30%-50%的患者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四肢发冷,心率加速等休克样表现。但与一般休克不同,主动脉夹层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当外膜破裂时,血压便会降低。约30%-50%的患者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约40%的患者有头晕,甚至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夹层压迫脏器,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咯血,哮喘等。
一旦遭遇急性主动脉夹层,抢救的黄金时间理论上是6小时以内,原则上是送医院越快越好。在救助方面要注意:首先打120,不要自行驾车去医院,就诊时最好直接送到胸痛中心。第二,让患者平躺,尽量保持安静,禁止进行胸外按压。第三,关注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
主动脉夹层最容易缠上哪些人?首先是先天因素: 先天性主动脉壁发育异常,约占10%。容易诱发主动脉夹层,典型的是二瓣化畸形,这类人群容易在60岁发病,发病率为1%,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 还有一种典型的比如马凡综合征。美国著名排球运动员海曼也是马凡综合征患者,引发主动脉夹层猝死在赛场上。我国男排运动员朱刚也是因为马凡综合征引起的主动脉夹层倒在赛场上,后来送到医院救治,但没有抢救过来。
继发性高危因素,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80%的夹层由高血压引起。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对于血管的损伤非常大。高血压患者起病10~15年后,便进入主动脉夹层的好发年龄段。
近几年,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已达10%,患者人数高达1.2亿,并以每年300万人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而且我国高血压人群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患者比例升高,二是不稳定型高血压患者增多。这也是我国主动脉夹层发病率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血压能有效减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