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房宣教
心衰的自我管理
心力衰竭:即心衰,是指各种心脏疾病使心脏不能正常泵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保证我们生命活动的需要。当心脏不能有效泵血时血液就会在肺组织和周围的血管中淤滞并向组织中形成渗液。这些渗液在肺脏就会造成肺淤血,出现呼吸困难,渗液在周围组织中就会出现水肿,如脚肿和腿肿等。
心衰是一种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的疾病,需要长期的、合理的治疗。这其中患者本人的自我管理,也就是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管理好日常的生活起居,就能保持病情平稳,最终可以延长寿命。
【心功能分级】
Ⅰ级:患者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患者体力活力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Ⅳ级: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生活方面】
1、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一个重要措施。应根据病情适当安排生活、劳动和休息。保障适当的脑力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安眠药。心功能改善后,尽早下地活动,可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预防感冒,及时加减衣服和使用一些预防药,避免感染。
3、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富含钾的水果,如:香蕉、大枣、桔子等。
4、心衰的患者首先表现在双下肢或骶尾部的水肿。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个位置。应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超过50℃,并且要观察皮肤变化,避免皮肤烫伤。
5、发生急性心衰患者应立即采取半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尽量保持镇静,深吸气,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氧气吸入,可使用一些利尿剂。患者要避免一切活动,尽快与医院联系,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6、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闭气用力,如果因为进食少而没有便感,可以培养每天定时去厕所坐一坐的习惯,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帮助排便。
7、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最好上午及下午各安排一次短暂休息及睡眠。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兴奋、 紧张、 生气,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8、合适的运动:运动的原则是:必须要动,量力而行。有氧运动是慢性心衰病人运动康复的主要形式,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心功能NYHA Ⅰ-Ⅲ级的稳定性心衰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散步、 太极 、 脚踏车,每周运动三到五次;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日常生活由他人照顾。长期卧床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压疮等,因此患者卧床期间应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如四肢的屈伸运动、翻身,每天温水泡足及局部按摩,穿弹力袜,以促进血液循环。
【饮食方面】
1、坚持低盐饮食。心衰本身就会使体内的钠盐不能顺利排出体外,进而过多的钠又会使身体内的液体潴留,造成心脏负担过重。表现为踝部或是下肢水肿、气短以及体重增加。一般钠盐可限制到每日5克以下,病情严重者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克。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可减轻体液的潴留,减轻心脏负担。
2、饮食要清淡,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多餐,适量补充一些蛋类、瘦肉和鱼类,多食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
3、限制水的摄入,重度心衰患者每日最多可入1.5—2升水,但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可采取一些方法减少液体的摄入,如口渴时可含一块冰或果汁,迅速解除口渴感。总体原则是“量出为入,不渴不喝,喝了不渴”就行。急性期出量要大于入量,出入量的基本平衡,有利于控制心衰。患者使用有刻度的水杯,记录每次喝水量,需注意观察每种食物的含水量,以便计算摄入量。每日总入量应该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早餐大概控制在300毫升,中餐大概控制在300毫升,晚餐大概控制在200毫升,每餐后吃药喝水约100毫升;监测尿量的方法是每天早上从固定时间开始,比如早7点,就是每次小便用量杯量一下,记一下数值,直至第二天早上7点的所有尿量,这就是24小时的尿量。
【用药指导】
1、长时间使用利尿剂时,应间段服用补钾、补氯药物,保持电解质平衡。如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等,应到医院检查电解质。
2、服用洋地黄药物时,要严格遵守医嘱,不能自行加量或减量,并要定期监测洋地黄浓度,防止洋地黄中毒。如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视或绿视、视物模糊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ARNI药的使用:在使用中应监测血压,注意有无头晕黑矇等低血压表现,长期服用的患者也应定期复查电解质、肾功能等生化指标。
4、β受体阻滞剂:包括倍他乐克、康忻等,这是一类用于治疗慢性心衰的药物,在使用中应严密观察患者心衰的症状、体征,包括体重。如水肿、气短等症状加重,则须暂缓增加或略减药物的剂量,但特别注意不要骤然停药,可通过增加利尿剂或ACEI的用量,缓解症状。如患者合并支气管痉挛性时不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
5、醛固酮拮抗剂:包括螺内酯等,是保钾利尿剂,单独使用或与ACEI、ARB合用,可造成高血钾,在使用过程中需监测体重,定期化验肾功能及电解质。
6、抗凝药:主要是华法令,心衰老年患者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和房颤、有血栓栓塞史的患者,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时,需注意监测INR的值,并规律复查。同时注意有无黑便,皮肤黏膜出血等情况,在日常活动中也应注意避免磕碰,减少出血的可能性。
[每日症状观察]
1、每日称体重:称重需在早晨排尿后,进食前进行,穿轻薄衣物。每天和前一天,前一周的体重情况进行比较。一周内体重的快速增长,提示心衰加重,需及时告知医生。
2、每日检查水肿:每天检查腿是否肿胀或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水肿增长。
3、监测运动耐量:记录气短症状,包括没有气短、气短在稍用力后、气短在剧烈用力后、气短在静息时等。
4、监测夜间呼吸情况:记录夜间呼吸,包括能平卧、需要两个枕头或更多、端坐呼吸或被夜间的气短憋醒等。
5、注意头晕:记录头晕,包括从不头晕、站立后头晕、几乎晕厥或晕厥。如有以上症状的加重,提示心衰加重,需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