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房宣教
房颤的治疗及术后指导
房颤是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心律失常,如不有效治疗,易造成患者身体各个器官的栓塞,致死致残,一旦出现房颤,应积极予以治疗。
【房颤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龙、抗凝药物口服,需要终身服用和经常监测相关指标。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存在出血风险和控制欠佳,此外长期服用可达龙,可能出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肺纤维化、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2、导管消融治疗:国内外开展已经十余年,已经较成熟,不需要开刀,只需要3-4个针眼, 成功率较高,可以达80%,但需要在有经验的医院进行手术,是应用临床最广泛的治疗手段。
3、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微创迷宫手术,
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创伤相对较大。
【导管消融术】
导管消融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房颤治疗方法,它是通过把一根很细(直径2.7mm)的导管,经过静脉血管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通常是心房和肺静脉的连接部位),这些部位也就是房颤的病灶所在部位,然后释放射频或者其它能量(如超声)进行治疗的一项技术。和药物治疗相比较,导管根治术最大优势,是手术成功就可以将房颤彻底根除,而且不需要终身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此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指导】
1、术后伤口及活动:
一般房颤消融穿刺伤口为静脉,但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故静脉伤口12小时后换药。换药后请保持伤口处皮肤干燥至少3天,一月内不负重,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活动。如伤口周围出现瘀斑,为术中皮下出血,属皮肤吸收血液的过程,应酌情延长休息时间,后期瘀斑逐渐扩大,颜色逐渐变浅直至消退为正常现象。若瘀斑周围有硬块,颜色逐渐加深伴疼痛感则应及时复诊,预防出血。
2、用药:
房颤消融术后,一般常规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凝药“华法林”或“达比加群” “拜瑞妥”至少3个月。若服用华法林期间,请关注富含维生素K1较多的蔬菜,如韭菜,菠菜、芹菜等颜色较深的绿色蔬菜宜定量吃。同时需定期抽血检查INR值,单纯房颤控制在2.0-2.5;如进行换瓣手术控制在2.0-3.0以达到治疗效果。若服用达比加群和拜瑞妥(属进口药)则无禁忌。同时,在服用抗凝药物期间应关注有无出血,如口腔,鼻腔,眼底有无出血,小便是否红色,大便是否黑色,皮肤是否有瘀斑瘀点出现,这些问题都应引起足够关注。特别是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就医。
3、饮食:
房颤消融手术需全麻行气管插管,故对食管黏膜损伤较重,术后应在护士指导下进食。三天内宜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切勿太烫、过硬,预防气管插管后食道再次损伤。一周后软食,同样勿食太烫、过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直至一个月左右食道黏膜恢复,方可逐步恢复普食。
4、术后复诊
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宜按时复诊,术后的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要求到医院进行复诊,不适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