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处方
早搏健康处方
【疾病介绍】
早搏是过早搏动的简称,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血钾过低等。
早搏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早搏可致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心电图对早搏有诊断意义,其共同的心电图特征为较基本心律提早的一次或多次P-QRS波群。
【生活习惯】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工作上要劳逸结合,避免疲劳。情绪高度紧张及大起大落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2.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不要过度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
3.消化不良也是早搏的诱因之一。 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
【饮食方面】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吃脂肪、高糖、油煎、辛辣和其它刺激性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的食 物,多喝水。
2.要戒烟、少饮酒、少喝浓茶、咖啡。因这些饮料可使心肌兴奋性增高,易诱发早搏。
【治疗】
应参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影响心排血量以及发展成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而决定治疗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
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必要时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部分单源性频发室性早搏可考虑在电生理检查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治疗,该方法对于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者疗效确切。
上一篇: 膳食搭配健康教育指导
下一篇: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