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知识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
1、先心介入手术
介入治疗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用球囊扩张的方法解除血管及瓣膜的狭窄,如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等;另一类为利用各种记忆金属材质的特质封堵器堵闭不应有的缺损,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末闭等。
手术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留下一个毫不起眼的针眼(3毫米左右)。创伤小,痛苦小,不留疤痕;治疗时无需实施全身体外循环及深低温麻醉,避免体外循环和麻醉意外的发生;不需要输血,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1-3天即可出院。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临床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可避免开胸手术的风险及创伤,而且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介入性治疗部分代替了但还不能完全替代外科手术开胸手术,该技术有严格的适应证。
2、传统开胸手术
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方法主要根据心脏畸形的种类和病理生理改变的程度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手术方法可分为:根治手术、姑息手术。
(1)根治手术 可以使患者的心脏解剖回到正常人的结构。
(2)姑息手术 仅能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而不能起到根治效果,主要用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的复杂先心病,或者作为一种预备手术,促使原来未发育完善的结构生长发育,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
3、先心病胸腔镜微创治疗
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皮肤切口小:右侧胸壁3个小孔(1-2 厘米);不用切断肌肉,可以分离肌肉入胸;不用开胸,对骨骼没有损伤,伤口愈合快,机体免疫力影响小;术后不用钢丝固定骨骼,疼痛轻,出血少,恢复时间短,手术费用低 ,符合美容要求,费用等同于开胸手术
4、先心病小切口微创治疗
微创小切口是指手术入路切口长度6~10cm,切口位于胸部相对较隐蔽部位。一般用于15岁以下的儿童,小儿胸腔相对较小,肋骨弹性好,可较安全地完成一些简单先天性心 脏畸形的矫治手术,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修补。小切口手术的特点是切口美观、瘾蔽、创伤小、恢复快、愈合好等。
术前家长应注意些什么?
A、防止呼吸道感染
患有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等先心病的小儿因肺血增多,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故家长应特别注意预防,已有呼吸道感染时需要及时治疗,待感染控制后可考虑手术。
B、注意患儿有无合并其它疾病
如肝肾功能受损、急性传染疾病、感染性皮疹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愈后再来医院行心脏手术治疗。
C、对于紫绀型心脏病患儿
此类患儿因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活动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活动后喘气症状,有些患儿喜蹲踞,如病情加重可突然出现缺氧性晕厥、抽搐甚至死亡,因此需控制患儿活动量,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哭闹,有条件者应每天吸氧3-4次,每次要15-30分钟,由于紫绀型先心病患儿血液中红细胞继发性增多而使血液粘滞度增加,易产生血栓堵塞血管故要多鼓励患儿饮水,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产生。
上一篇: 先天性心脏病预防
下一篇: 先天性心脏病分几类?